這一幕亦深深映在了那時還年輕的曹休心中。
有些陰影,是永遠無法磨滅的。
可以說在關羽與張飛之間,曹休對張飛的忌憚心理是更強的。
當看到是張飛親自率軍壓陣后,本來風風火火而出,想著要領軍追擊漢軍復仇血恨的曹休,突然就打消了他的打算。
現在張飛與曹休的距離并不遠,不過一里而已。
而目前曹休手中握有的兵力,并不比張飛少,甚至曹休身后還有著城池作為依托。
穩定運行多年的a,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
只是當年為了安葬祖父,為了投奔曹操,而輾轉華夏大地數千里,被曹操譽為“曹家千里駒”的曹休,今日卻連這一里的距離都不敢逾越。
千里易行,一里難越,這便是曹家千里駒嗎
就在曹休率領著萬余魏軍在看著漸漸遠去的漢軍時,正在撤退的萬余漢軍亦看到了背后出城的魏軍。
本來在己方大軍撤退的時候,背后突然出現一支兵力不少于己方的敵軍,正在撤退的步軍是會感到驚慌的。
但是有著張飛在后壓陣,所以這正在撤退的一萬漢軍并沒有陷入這種情緒中。
而負責壓陣的張飛,亦看到了不遠處的曹休。
與曹休心中對著張飛有著深深的忌憚不同,張飛看著曹休的眼神倒是多了幾分玩味。
烏龜從烏龜殼里出來了。
只是玩味歸玩味,以大局為重的張飛并沒有想現在就與曹休對戰的想法。
他只是猶如閑庭信步一般,為萬余漢軍守護著背后。
而就在這雙方“對峙”的一幕發生時,孫禮所率領的一萬魏軍也趕到了樊城之外。
曹休的部將看到己方又有一萬大軍到來,馬上欣喜的對著曹休進言道“將軍,我軍現在兵力倍于敵軍,可擊也”
這名部將是不認識張飛的。
與這名部將的欣喜不同,曹休在聽完這名部將的話后,他的臉上閃過猶豫之色。
己方兩萬,敵方一萬。
己方整裝待發,敵方撤退之中。
從這明面上的種種對比之中,曹休感覺到他要是對這一萬漢軍發起進攻,勝算的確是頗大。
只是張飛向來有勇有謀,他今日此舉會不會是誘敵之計呢
一向敢作敢為的曹休,此刻卻陷入了思緒的掙扎之中。
在曹休思緒不斷掙扎的時候,孫禮趕緊騎馬來到曹休身前,對著他匯報了曹丕圣旨中的內容。
孫禮是擔心曹休一時沖動。
只是孫禮不知道的是,他的這番匯報卻讓曹休從掙扎中解脫出來。
曹休轉頭對著建言他進攻的部下言道“既然陛下有令,那我軍就暫且按兵不動。”
在說完這句話后,曹休很自然地接過了孫禮的那一萬魏軍的指揮權。
然后他率領著兩萬魏軍,不遠不近地跟隨在那一萬漢軍的身后。
似在監視,又似在送客。
若從宛城行軍到偃城,步軍至少需要十數日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