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具體到目前的兩萬魏軍方陣來說,他們的主將曹休自然不是庸碌之輩,而這兩萬魏軍本身就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他們的前身是曹操南征北戰,掃蕩群雄的中原雄兵。
很多人都記得曹魏的騎軍之利,但曹魏的騎軍再如何鋒利,只能在一些固定的情況下使用。
唯有驍勇的步軍,才是曹操起家的根本,亦是當初曹操能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
非如此,他們也不可能被張遼派來作為七萬大軍的前部。
所以當曹休的指令通過揮舞令旗的方式快速傳達至兩萬魏軍中時,這兩萬魏軍并沒有讓曹休失望。
在收到曹休的指令之后,他們幾乎是同一時間猶如做出肌肉記憶一般,朝著前方大步突進。
對于其他士卒而言頗為艱難的一個舉動,對他們來說在以往卻不知道做過多少次。
而這兩萬魏軍的前沿,正是一排排手持長槍的搴旗之士。
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號為搴旗之士。
當數千魏軍的搴旗之士突然手舉長槍朝前突進后,莫說胡修沒有料到這一點,就是已經逼近魏軍方陣前的那上千騎軍亦沒有料到這一點。
盡管奔跑在最前的胡修輕騎軍,已然看到了魏軍的動作。
但是他們胯下的馬兒在高速奔跑,這時他們縱算有想撤退,卻也是來不及了。
于是乎就在那胡修這一方猝不及防之間,魏軍方陣之前的數千支長槍的槍尖,已然將不少胡修的輕騎軍刺下馬來。
而當這一幕發生后,隨著己方士卒哀嚎聲的響起,胡修麾下現在不足兩千的輕騎軍軍心開始動搖起來。
本來胡修想的是讓麾下的輕騎軍離得近點再放箭,但卻沒想到他本以為的魏軍沒反應,只是曹休的誘敵之計而已。
胡修再如何粗暴,這時也意識到他麾下騎軍的軍心已經動搖。
看著那越來越逼近綿綿不絕的魏軍方陣,在一時的受挫后胡修心中已然起了退意。
所以胡修馬上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只是剛才發起進攻的隨意,卻造就了現在胡修輕騎軍撤退的艱難。
在胡修撤退的命令下達之后,許多輕騎軍看著在后舉著長槍快速逼近的魏軍,心中已然產生懼意。
于是他們在撤退之中,陣型開始變得雜亂了起來。
更糟糕的是,他們從漢軍軍陣中而出,那么撤退自然亦是跑回到漢軍軍陣中。
可是這時他們后方不遠的漢軍軍陣亦在朝前進發著。
看到上千胡修的輕騎軍開始慌不擇路的往回跑,曹休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
曹休馬上命令許褚率領著三千輕騎軍再度出擊。
而這次曹休命令許褚再度出擊,為的就是在后驅趕著前方的胡修輕騎軍。
只要讓他們無法保持住陣型,胡亂沖入漢軍陣型中的話,那么漢軍陣型也一定會被沖亂。
到那時候,魏軍擊敗漢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類似的戰例在歷史上發生很多次。
就如歷史上徐晃能擊退關羽解樊城之圍,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如此。
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曹休正此屬也。
只是歷史上的關羽幾乎算是孤軍作戰,但現在他的好弟弟張飛可就在大軍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