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在北伐時,諸葛亮之所以能在野戰中將魏軍打的不要不要的,除去他自身的謀略之外,魏延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小。
文長的性格很糟糕,但他的能力真的很不俗。
魏延在察覺到魏軍的意圖之后,他也馬上下令讓身后的漢軍開始停止前進,結陣抗敵。
方才魏延之所以會奮命進擊,乃是因為他覺得己方人數比敵方少,在這種情況下,己方的士氣就尤為關鍵。
而身為主將的他奮擊,無疑是會大大提升己方的士氣。
而且魏延還想著,若是他奮擊之下能引起魏軍騷亂,因此能趁亂擊殺敵方的主將文欽的話,那么就是最好的結果。
只是打算很美好,局勢的發展卻并沒按照他所發展的去預料,敵方的主將文欽顯然也不是個膽怯之輩。
所以當局勢朝著漢軍不利一方發展時,魏延自然也要靈活的改變戰術。
在魏延的指揮下,漢軍停止組成刀墻前進,而后開始互相依托陣勢,與身前的五千魏軍拼殺起來。
而在方才魏延的舉動之下,漢軍這時的士氣很是高昂。
所以在文欽指揮著五千魏軍對兩千漢軍發動勐烈的進攻時,兩千漢軍的陣勢依舊穩若磐石,在短時間內并沒有被五千魏軍沖破的危險。
文欽自然也發現了身前的漢軍開始結陣自保,只是在已然失去先機的情況下,他縱使有著兵力優勢,短時內也沒辦法吃下眼前的這支漢軍。
所以在魏延與文欽的這處戰場,兩方的軍隊,一時間形成對峙拼殺的局面。
不斷響起的喊殺聲與哀嚎聲,成為這處戰場的最響樂章。
只是相比于魏延這處以弱勢兵力打成不弱下風的局面,丁奉那處的局勢卻不樂觀。
丁奉局勢不樂觀的原因,不是在于他沒有魏延那番膽氣。
身為將先登當為家常便飯的丁奉,在戰場上的勇武,他亦是不俗。
只是他吃了旗幟的虧。
雖然魏延與丁奉都是糜旸派出的兩支奇軍的主將,只是相比于魏延離重號將軍只有一線之差的鎮北將軍,丁奉目前的軍職還只是個校尉。
在方才曹休察覺到張遼的意圖之后,他便立即下令許褚將近三千輕騎前去協助孫禮。
而許褚在領命后,因為有著張飛方才給他造成的教訓在,所以他并沒有采取一開始的作戰策略。
他在率軍與孫禮的兩萬魏軍匯合之后,只是率領著兩千余魏軍輕騎,在一旁梭巡著,等待著出擊的時機。
很快的這個時機,便是許褚所察覺到了。
許褚所發現的戰機,就是漢橫鋒校尉丁奉所率領的那兩千漢軍。
魏延雖然當初是被劉備用個人威望,硬生生提拔到漢中都督的位子上。
但是在魏延成為漢中都督后,他的個人情報就被北方的探子所詳細探知,不久后就送到了曹操的手中。
而原本身為曹操貼身護衛的許褚,自然是知道魏延這個人的。
雖然在當初收集到的情報中,魏延這個人身上完全沒閃光點。
但是許褚記得當時曹操在看完魏延的情報后,臉上浮現笑意言道
“劉備識人,此人不可小視。”
一向將曹操當做最崇拜的人的許褚,將曹操的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中。
所以在看到另一支漢軍奇軍是魏延作為主將后,他并沒有將魏延所率領的兩千漢軍當做目標。
他將注意力都放在了,丁奉所率領的那兩千漢軍身上。
相比于魏延,丁奉的軍職可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