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年張遼殺得烏桓名騎潰不成軍的白狼山一戰中,關于輕騎與鐵騎的優劣之分,早已經有了論斷。
那場大戰中,張遼所率領的虎豹騎人數,遠遠低于敵方的烏桓名騎。
但盡管如此,在正面交戰中,張遼卻以不大的代價,將數萬烏桓名騎打的全軍覆沒。
當年張遼能做到的事,今日的馬超沒理由做不到。
兩方都懷抱著沸騰殺意的騎軍,在各自主將的率領下正朝著對方快速逼近。
這一刻,雙方都在不斷的加快著胯下戰馬的速度。
因為雙方騎軍都知道,在接下來的正面交戰中,胯下戰馬速度關系著他們能否在交戰中取得上風。
但就在許褚率領著兩千魏軍輕騎快速逼近到西涼鐵騎的百步之內時,一幕讓他心季的事發生了。
駕馬跑在最前方的許褚,只見數千西涼鐵騎紛紛舉起一根長槊。
而后他們在仔細瞄準之后,便頃刻間將手中的長槊朝著己方紛紛擲來。
槊與長槍相比,除去長度有著差別外,他的鋒利程度亦是長槍所不能比擬的。
當日在漢軍擺出卻月陣與魏軍鐵騎交戰時,漢軍用手中長槊架在戰車上,而后用大錘勐擊槊的底端。
此舉對全身披戴精甲的魏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甚至一根槊能連續穿透好幾名魏軍的身體,由此可見槊的鋒利程度。
而如今數千根如此鋒利的長槊,在騎在高速奔馳戰馬上的西涼騎兵的投擲下,那所帶來的的威力可比當日大多了。
更重要的是以異族人士所組成的西涼鐵騎,哪怕是沒有著雙邊馬鐙的輔助穩定身形。
但是他們在高速奔馳的戰馬上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放雙手,來完成這種在許褚眼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投槊動作。
只是縱使許褚再如此心季,那數千支飛速襲來的長槊可不會有任何遲疑。
數千支帶著凜冽氣息,呼嘯而來的長槊很快就越過百步的距離,然后以極大的沖擊力插入正在奔馳的魏軍輕騎的身體中。
甚至因為雙方都在高速奔馳中,所以當一根長槊貫穿一名魏軍輕騎的身體后,還會以極大的勢能,朝著那名魏軍輕騎身后的騎軍沖擊而去。
往往一根急速飛馳的長槊,會帶走兩名左右魏軍輕騎的生命。
而縱算有些魏軍輕騎僥幸沒被西涼鐵騎投擲來的長槊擊殺,但他們胯下的戰馬可就沒那么好運了。
所以隨著數千支長槊落入兩千余魏軍輕騎的陣型中后,一片片血霧從魏軍騎軍的傷口處在空中炸開,煞是好看。
在許多片血霧炸開之后,又有著數百魏軍輕騎,因為胯下戰馬死亡而落下馬來。
而在高速奔馳的情況下落下戰馬,那些魏軍輕騎的下場可想而知。
兩支騎軍尚未交戰,魏軍輕騎已經死傷慘重。
這是兩支騎軍騎術上的高低之分,亦是馬超憑借著己方高超的騎術,所研究出來的一種新型騎兵作戰方式。
而因為己方的死傷慘重,哪怕魏軍輕騎再如何驍勇善戰,他們的軍心士氣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幸存的魏軍輕騎在內心的恐懼之下,看著前方猶如勐獸般朝他們撲來的西涼鐵騎,他們下意識地勒住了胯下戰馬的韁繩。
這是他們畏懼下正常會做出的動作,但這種動作,卻會讓他們失去了一開始的速度。
騎兵對戰,失速者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