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最怕的一幕發生了。
當人逃命時,他的速度會變得非常快。
再加上雙方魏軍本來距離就不遠,所以那數千逃命的魏軍很快就來到近前。
在方才孫禮為了提防西涼鐵騎的沖鋒,在他這部魏軍的側翼放置了不少長槍兵。
現在那上千長槍兵,看著己方的同袍臉上帶著極大的恐懼之色,朝著他們快速奔來,他們手中握著長槍的雙手都變得顫抖起來。
若現在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馬超的西涼鐵騎,那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朝前方突刺而去,但是現在那數千人是他們的同袍呀
孫禮見到他所布置的長槍兵,對著即將沖進陣型之中的數千魏軍潰兵遲遲不肯突刺而去,他慌得急忙多番下達命令催促。
這時他們死,總好比自己死好。
在孫禮下令催促的時候,他還派出督戰隊前往上千長槍兵的身后威懾他們。
在孫禮的連番催促之下,上千長槍兵縱使心中有多不情愿,也只能舉起手中的長槍朝著前方的同袍刺去。
而隨著上千長槍兵的突刺,有不少潰逃到陣前的魏軍死在同袍的長槍之下。
本來孫禮以為他的這番舉動,能恫嚇住正在朝他快速襲來的魏軍潰兵,只是他低估了人求生的意志。
正所謂歸師勿遏,對于逃命的數千魏軍來說,此刻擋在他們眼前的不再是他們的同袍,是阻斷他們生路的大敵。
況且縱算前方的魏軍想停下,后方逃命心切的魏軍又能允許嗎
前方只有上千長槍兵,他們硬沖或許有一線生機。
可若是停下來,一旦被身后的西涼鐵騎追上,那他們是斷然沒有生路的。
所以哪怕有不少潰敗的魏軍死在了己方同袍的長槍下,但是在強烈的求生的意志下,數千魏軍還是“悍不畏死”地朝著孫禮的魏軍陣型沖擊而去。
在曹魏錯役制的影響下,能被同編為一軍的魏軍,大多是同州或者同郡人士。
在濃郁的鄉土觀念之下,本來上千長槍兵心中就不太想對前方的同袍下手。
在這種不忍心下手的情況之下,上千長槍兵的陣型在數千魏軍潰軍的沖擊下,變得及及可危了起來。
孫禮在意識到這一點后,他馬上就又抽調了一大部分魏軍前去阻擋數千魏軍潰兵。
只是孫禮率領的魏軍,本來就在面對著糜旸士氣高昂的漢軍的進攻。
所以在他顧此失彼的情況下,在丁奉率領的數千漢軍與糜旸合兵后,他們順利的撕開了魏軍的另一方陣線。
更要命的是,就在孫禮還在想著彌補局勢的時候,馬超率領著的三千西涼鐵騎從另一方側翼,又狠狠地插入了魏軍的陣型之中。
當這一幕發生后,孫禮目前面臨的局勢等于是三面都面對著敵人,而他的兩面防線都已經被徹底撕開。
現在孫禮所面臨的局勢,比剛剛馬臺所面對的更加糟糕。
而這樣險惡的局勢,縱使孫禮是一員宿將,亦沒辦法挽救的了。
剛才發生在馬臺率領的魏軍中潰敗逃散的一幕,正以不可挽救的趨勢將孫禮的這面魏軍所吞噬。
當數千魏軍潰軍成功沖進孫禮所率魏軍的陣型中后,孫禮這處數千魏軍的陣型瞬間崩塌。
而在之前那數千魏軍潰兵的裹挾下,越來越多的魏軍加入其中。
及至他們最后形成一股上萬人的潰兵部隊,正朝著他們既定的方向潰逃而去。
那個方向,正是曹魏中軍所在
身處在亂兵流中的孫禮,只能無奈地跟隨著人群朝著前方奔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