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參與今日戰役的大將,大多是元從系或者荊州系,而這樣背景的大將,都經歷過當初的當陽一戰。
后世的史書中,對季漢重要人物的記載很少,甚至很多連他們的子嗣情況都沒記載。
這其中有一點原因是,當年慘烈的當陽一戰,讓許多元從系與荊州系的家人遭到了滅頂之災。
甚至連劉備的子女都不能幸免。
劉禪并不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
國仇家恨,對于其他人來說可能是一句口號。
但對于如今在場的一眾漢將來說,卻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在濃烈的國仇家恨的思想下,現在正是魏軍以血還血的時候。
以關羽為首的一眾漢將,馬上指揮起各自的漢軍,對著前方的魏軍發動襲擊。
在魏軍中軍陣型崩盤的時候,他們的士氣也已經跌到了極點。
一旦步軍的陣型與士氣都失去,那么縱算他們是多精銳的士卒,手中有著多好的武器,現在也只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盡管張飛的前軍戰到現在已經很疲累,但在心中刻骨的仇恨下,他還是率領著還能繼續戰斗的漢軍繼續朝前殺著。
現在整個戰場中,只要還能提得動刀的漢軍,都在各自的將率帶領下,紛紛上前砍殺著毫無還手之力的魏軍。
刀口裂了,那就從敵軍的尸體上奪取
在前后夾擊的情況下,數萬魏軍頃刻間陷入崩潰之中。
越來越多的魏軍死在漢軍刀下,越來越多的魏軍開始四散而逃。
在這極度混亂的局面中,不是沒有魏將想著重整陣型。
但只要有魏軍一露出這個苗頭,那么一直率領著西涼鐵騎在戰場周圍巡視的馬超,就會毫不猶豫的對那處的魏軍發動突擊。
單單靠一兩員魏將組成的步軍陣型,是阻擋不住西涼鐵騎的突擊的。
而作為本來在指揮魏軍進攻的一眾魏將,他們有些順著人潮逃出戰場,有些在親衛的拼死護衛下,從人群中殺出一條血路。
還有一部分魏將在人潮中被限制在原地,左右徘回。
現在他們的四周都是敵人。
張遼就在這部分魏將之中。
而這時關羽正在率領著一部分先登之士,朝著張遼的所在一路沖殺而去。
關羽看向張遼的眼神中,充滿著殺意。
在打這場仗之前,劉備問過他,為什么一定要拖著病體打這場仗。
為什么呢
因為他要證明火德尚在,大漢未亡。
因為他要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證明,大漢終有一日會取回所失去的一切,重新君臨天下
誰說火德已亡,土德當立
他關羽第一個不答應
而在魏軍大軍面臨崩潰的情況下,他關羽還要取得一物,來向天下人證明他這個想法。
此物便是張遼之項上人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