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些虎賁發自忠心的舉動,卻被張遼的一聲厲喝所阻止。
在阻止那些虎賁的舉動之后,張遼看著守衛他身前的數百虎賁,他的眼中不禁浮現疑惑之色。
他是怎么敗的呢
戰爭打到這一步,魏軍的敗局已定。
所以這個疑問出現在他的心間。
本來戰場的局勢一直是魏軍處于優勢,但幾乎就在倏忽之間,數萬魏軍猝不及防地遭到了近乎毀滅般的打擊,但這是他的錯嗎
他明明已經很謹慎,很小心了。
張遼看著不遠處率領著西涼鐵騎的馬超,魏軍的敗局,好像就是自從他出現后開始出現的。
若不是馬超這等一流的騎將率領著西涼鐵騎,想來孫禮是不會敗的那么快的。
快到給他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但這能怪他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嗎
試問天下人誰會相信,關羽會在這場至關重要的大戰中,將制勝的關鍵放在馬超這種聲名狼藉的人身上
這就好像劉備來日北伐時,將于禁委任為漢軍的前鋒大將一般。
而馬超的名聲與不可信任程度,比于禁多上了幾個量級。
這個安排對于曹魏中的臣子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現今的曹魏名臣,全都是魏武帝曹操一手提拔起來的。
而曹操對有可能造反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是令人直接闖入軍營奪去他的軍權,是借著各種由頭逼令他自殺
在曹操這種做法的影響下,不止是張遼,就算是賈詡在,恐怕也不能預料到關羽的這一招。
這便是曹魏與季漢不同的國情。
而張遼不知道的是,這種毫無理由的信任在原來的季漢歷史上不絕于史書,而那些信任亦造就了季漢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例如那被后世無數人喜愛的姜維。
就是這種有時令常人無法理解的信任,才在諸葛亮死后,讓季漢政權又存活了數十年。
張遼因為不理解這種信任,所以他又接著想到
今日七萬魏軍之敗,除去馬超這支騎軍的突然出現這個原因外,難道他服侍的主子曹丕就沒有責任嗎
誠然糜旸的計策是個人都會動怒,甚至哪怕曹操在世也會暴跳如雷。
而曹操或許會因為動怒而出兵,但他絕對不會讓己方完全被敵方牽著鼻子走。
在當初張遼離開宛城前,曹丕曾問過張遼一個問題“若我軍與賊軍野戰,勝算幾何”
那時張遼的回答是“五成。”
這是考慮到對手是關羽的因素。
但張遼在回答完這個答桉后,他又接著答道“若從邊境再度調來精騎,令名將領之,則勝算有八成。”
這個判斷是張遼多年征戰得出的經驗,以步合騎,則無往不勝。
而從許褚到來后告知的消息可知,本來曹丕是有下詔令張郃率關中鐵騎參戰的。
但可惜的是,因為關羽的主動撤退,完全被憤怒所湮沒理智的曹丕已經等不及了。
可若是今日張郃的關中鐵騎在,失敗的怎么會是他張遼
勝利本該屬于大魏的。
一主無能,累死三軍。
或許在一開始,他張遼的真正對手就不是關羽,而是那表面上對他恩寵至極的曹丕。
張遼知道他今日已然陷入死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