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糜旸兒子因為呼吸不斷跳動的小睫毛,關羽抬起頭對著劉備笑著說道
“坦之成婚已然數年,然卻一直未有子嗣,我還以為這輩子難以抱上孫兒。
沒想到就在今日,老天滿足了我這個愿望。”
“蒼天待我不薄。”
關羽的喜悅也讓劉備的心情好了不少。
在說完這句話后,關羽又看向糜旸問道“你的孩兒,還未取名吧。”
見關羽問起他這件事,一向機智的糜旸哪里又不知道關羽的意思,他馬上對著關羽一拜道
“還請婦翁賜名。”
能由關羽親自賜名,是這個孩子的福氣與榮耀,正如當年劉備親自為糜旸賜名一般。
聽到糜旸這么說之后,關羽臉上的喜色更甚。
糜旸這個做父親的沒有提前想好名字,他這個當外公的可是想了好久了。
于是乎關羽馬上說道“我年少時見世間崩亂,常有澄清寰宇之心。”
“澄者,凈也。
若這孩子將來有大出息,或可繼承我的志向。
若這孩子只是中人之資,那么澄亦有修養自身的寓意。”
“依我之見,不如為這孩子取名“澄”。”
糜澄
當世名字的好壞,一是看是誰取的,二是看寓意是否夠好。
而現今關羽為他兒子取得這個名字,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極好的,這樣的名字糜旸當然不會拒絕。
在默默念了兩遍關羽所賜的名字后,糜旸再次對著關羽一拜道“多謝婦翁賜名。”
見糜旸認同了他的賜名,關羽不禁笑出了聲。
他用喜愛的目光打量著懷中熟睡的小糜澄,心中默默說道“將來一定要向你父親一般,成為大漢的頂梁柱。”
在將自身對小糜澄的期望連續在心中默念幾遍后,關羽方才依依不舍的將懷中的小糜澄交到侍衛手中,讓他轉交給一旁的糜旸。
而當小糜澄離開關羽的懷中后,劉備見湯藥都快涼了,于是他立馬又端起湯藥送到關羽的嘴邊。
可關羽卻依然不想喝下,這苦的要死的湯藥。
見關羽又再次拒絕喝藥,劉備的臉色再次嚴肅起來。
他對著關羽問道“難道云長不想和我一起回成都嗎”
劉備的臉色雖然嚴肅,但是他的語氣依舊溫和。
聽到劉備如此說之后,關羽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想。”
只是關羽在回答出這個字后,他看著同樣頭上有著斑駁白發的劉備,他眼神中流露出澹澹的悲傷之色,緩緩說道
“可是我回不去了。”
當關羽的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落到房內眾人的耳中時,張飛的臉上瞬間流露出巨大的悲切之色。
而糜旸在臉上流露悲切之色的同時,他卻緩緩低下了頭。
方才是他一直在與眾醫官商討關羽的病情,所以在場眾人中他對關羽病情了解的最清楚。
從剛才眾醫官的討論中可知,關羽的這句話就是他現在身體狀況的真實寫照。
現在在房中的眾醫官,大多數都是之前劉備從成都中急召來的宮廷御醫,他們的醫術在天下間已然是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