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關羽這番話雖是為寬慰劉備所說,但說的也是他內心中真實的想法。
他之前的身體狀況,本就是沉疴難愈。
在這種情況下,若他之前若是能聽從劉備勸告,回成都好好修養身體。
甚至就從此不再踏足戰場,只好好地在劉備身旁參贊軍機,或許是能讓他多活一段時日。
但這樣的關羽,還是他嗎
關羽知道劉備是在為他好,甚至也有許多人因為此事勸過他,他們的本心都是好的。
在他們看來,他沒必要要拖著病體打這場仗。
他完全可以選擇滿載榮譽回歸成都,從此位極人臣,過上一個安詳的晚年。
但是他是關羽
任何人都可能因為身體狀況而退居二線,唯有他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有自身的驕傲,他有自身的志向
自他跟隨劉備那日起,他便立誓要為漢室嘔心瀝血,奉獻出自己的一生。
數十年來,他一直在用生命踐行著這個志向。
所以他只要能為大漢繼續戰斗一日,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自身垂垂老矣,他亦會毫不猶豫地披上戰甲,鼓號出征。
人固有一死,關羽不怕死,他只怕自己死的碌碌無為。
若在死之前,能用自己的生命為大漢殺出一個郎朗未來,那才是值得的。
唯有如此,才不負他的初心,才不負他的志向。
而劉備在聽完關羽對他的寬慰后,雖然他的臉龐被淚水所浸濕,但是他眼神中的自責之色已然減輕不少。
關羽見此,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
關羽將他從張飛手中接過的湯藥放在榻沿,他的目光在劉備與張飛二人的身上不停流轉,而后說出了他這時心中的最后一個愿望。
“羽不想喝藥,羽想喝酒。”
聽到關羽說想喝酒,劉備與張飛臉上都浮現詫異之色。
但這時別說關羽想喝酒了,就算是關羽想要天上的月亮,劉備與張飛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做到。
所以在聽到關羽說想喝酒后,性情更為急躁的張飛馬上問關羽道“兄長要喝什么酒”
張飛的問話讓關羽的臉上浮現回憶之色,他似乎想起了一幕極美好的場景。
在嘴角帶著笑意的情況下,關羽說道“我想喝桃園之酒。”
當關羽說出這句話時,此刻房屋內的另外三人心中齊齊一震。
桃園,桃園。
這兩個字在劉關張三兄弟中,是他們失志不渝的兄弟情開始的地方,亦是他們心中最柔軟的所在。
而這兩個字在后世的無數人心中,因為劉關張三兄弟的存在,讓這兩個字被象征了太多的含義。
后世有情有義之輩,誰人不對桃園結義這段千古佳話感到無比向往呢
或許劉關張桃園結義這件事,是經過一位文學家的手筆才被眾人所熟知,但又誰能保證這件事在歷史上沒有真的發生過呢
至少歷史中劉關張三兄弟的情義,對得起這樣的千古佳話。
所以哪怕是糜旸這個后世人,他心中也一直有個美好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