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備想的是,在今漢重新統一天下后,再去實施他心目中的想法。
或許祖制是往往難以改變的,但是不代表完全不能改變。
就拿漢代四百年來說,立下偉業的帝王改變祖制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當年劉邦建立大漢后,他本來為大漢定下的五行屬性是水,全國尚黑。
五德屬性在古代對一個朝代的重要性是十分大的,毫不夸張的它就是立國的正統性象征之一。
可是在漢武帝在位時,他又聽從大臣的建議將大漢的五德屬性改為土,全國的服色改為尚黃。
而在漢世祖建立東漢后,劉秀有樣學樣,直接將劉徹定下的大漢土德改為火德,并且一直延續至今。
劉徹與劉秀兩人的舉動,都是在打祖宗的嘴巴,都是在違反劉邦定下的祖制。
亦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正統性。
但是因為這兩人立下的豐功偉業,也沒見有誰敢出來逼逼什么。
后世的史學家,甚至還能分別找各種理由論證,劉邦、劉徹、劉秀三位漢帝所選擇的五德都是正確的。
由此可見,后世帝王不是不能改變祖制,但前提是自身要有足夠的豐功偉業。
而具體到劉備身上來說,因為有著劉秀這個榜樣在,所以他心中想追封關羽為王的想法并非是不切實際的。
只要他能重新一統天下,恢復大漢在天下間的正統地位。
只是劉備既然有這種想法,為何要對糜旸所說呢
那是因為劉備覺得他年紀已經很大了,或許在他的有生之年,大漢無法在他的手中統一。
但是盡管如此,他心中想要追封關羽的想法不會改變。
所以他才會特地召來糜旸,告知他自己內心中的這個隱秘。
因為按照常理來說,如果大漢將來能統一天下的話,最大可能是會在糜旸這一代人的手中完成。
劉備在說完方才的那番話后,他用一雙充滿期待的目光看著糜旸,對著他言道“子成,你明白朕今日對你說這些話的意思嗎”
糜旸是心思何等機巧之人,劉備雖然不曾對他明說什么,但他在自己面前表露的深意展露無遺。
劉備很明顯是想讓他,在大漢若能重新統一的那日,為他完成這個內心中的想法。
歷史上劉備應該也是將類似的想法告知給劉禪與諸葛亮了,所以劉禪才遲遲不給關羽上謚號。
劉禪為關羽上謚號的那一年,是在諸葛亮死的二十多年之后。
那時候的季漢已經毫無翻盤的可能了,所以劉禪才在無奈之下給關羽上了謚號。
只是當同樣的一番囑托劉備在今世選擇交給糜旸時,這讓糜旸震撼于劉備對關羽的用情之深時,亦心驚于劉備對他的信任之重。
劉備所釋放出的這層政治深意,更是耐人尋味。
他直起跪坐的身軀,在關羽的靈位之下對著劉備鄭重承諾道“旸誓不會讓陛下失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