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三百一十五章劉巴不滿難民臨宛
劉備口中的博陸侯指的是霍光。
在漢朝四百年的歷史中,或許因為白馬之盟導致臣子最高的爵位只能止步列侯。
但是在其他方面,老劉家對有大功的臣子有時還是大方的。
就單單拿葬禮這一項來說,不提衛霍死后他們的葬禮規格有多高,就說在霍光死后劉詢將他的喪葬規格提到一個無與倫比的地步。
“與天子同儀”。
這種恩賞不說在漢代是絕無僅有的,就是在后世的王朝之中也很難遇見,再受寵的大臣最多只能獲得諸侯王的喪葬規格而已。
所以費祎之前有想到過劉備會提升關羽的喪葬規格,但他之前還以為劉備會如常理一般以諸侯王的禮儀安葬關羽。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劉備是要彷“孝宣故事。”
若是沒有孝宣帝的這個故事,那么今日劉備今日所下達的詔書,可能會在公布開后引發極大的爭議。
但有著孝宣帝的故事在前,這個爭議可能會有,但不會太大。
再加上霍光的家族雖然下場不好,但他本人的功績數百年來無有漢臣有異議。
就連親手埋葬霍光家族的漢孝宣帝,也是如此認為。
正因為如此,霍光至今還是世人公認的漢室大功臣,“尹霍之功”更是所有漢臣心中最高的奮斗目標。
這兩位皆是人盡皆知的權臣,但至少在目前,還是人盡皆知的忠臣。
論跡不論心,從這一方面來看這兩點并不矛盾。
而劉備賜予關羽與霍光一樣的喪葬規格,說明在劉備的心中,關羽便是他的尹霍之臣。
這一點足以可以將關羽的死后哀榮,提到一個人臣難以企及的高度。
所以費祎在聽到劉備要他草擬的詔書后,他臉上雖有震撼之色,但終究并沒有對劉備的這道圣旨有所異議。
而劉備在下達完這道詔令后,又讓費祎草擬一道加封張飛的詔令。
在這道詔令中,劉備明確指出張飛是荊州的下一任都督。
費祎在聽完劉備這道詔書中的內容中,他臉上浮現的卻是解憂之色。
新野城中近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張糜之爭”費祎當然知道。
不過身為劉備近臣的他,從天然的立場上來說就不可能加入這場爭論中。
并且在他的心中,他其實并沒有偏向張飛與糜旸任何一方。
相反的,費祎之前還因為兩派大臣之間的激烈爭論而感到憂心。
所以他在聽到劉備終于對這件事做出決斷后,費祎心中松了一口氣。
在連續聽完劉備下達的兩道詔令見劉備再沒有言語的意思之后,費祎懷抱著心中的某個疑惑恭敬的退出了靈堂之外。
在關羽的靈堂之中,是沒有筆墨紙硯的,劉備的天子璽印亦不在此處。
所以費祎要前往劉備真正的寢室之中,為劉備草擬好詔書,然后再交給尚書令劉巴審核。
在劉巴審核無誤后,他最后才能以大漢天子的名義將這兩道詔書發出去。
在費祎離開之后,劉備最后將目光看向了糜旸。
“留下來與朕一起為云長守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