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當張遼兵敗身死的消息被張郃所知后,張郃的心中還浮現一些悲傷的情緒。
因為同是降將,所以往日中張遼與張郃并沒有深交。
只不過正因為同是降將,這讓張郃與張遼之間盡管沒有深交,但彼此心中都會有著同病相憐之感。
在悲傷、懊惱以及震撼的各種情緒之下,來到宛城下的張郃,他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
可是就在張郃用復雜的眼神看著宛城城門的時候,提前知道張郃到來的曹丕所派出的使者,亦來到了張郃身前。
在曹丕的使者到來后,張郃馬上條件反應般收起自身復雜的情緒。
他眼露恭敬的跟隨著曹丕的使者,朝著宛城中走去。
而就在進入宛城之前,張郃亦自覺地將手中的虎符交出,交給了隨同使者前來的曹休。
哪怕張郃是立下戰功到來,哪怕曹休是剛剛戰敗的大將,但張郃的這個表現卻顯得很是理所當然。
在跟隨著曹丕的使者一路來到曹丕的寢殿外后,張郃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自身的著裝,然后才在使者的帶領下緩緩步入大殿之中。
這時在大殿之中的人并不多,只有司馬懿等寥寥幾位魏臣。
張郃在進入大殿中后,并沒有將目光看向司馬懿等魏臣。
他在瞧見坐在御座上的那道身影后,便十分恭敬的低身趨行至曹丕的御座前,對著他深深一拜道
“臣張郃,參見陛下。”
在張郃對著曹丕拜見之后,曹丕卻并沒有馬上讓張郃起身。
他只是用著一種打量的眼神在注視著張郃。
當曹丕意味不明的打量目光映射在張郃的背上時,竟讓張郃感受到一種如芒在背之感。
這種感覺就像當年夏侯淵戰死后,他在諸將的公推下成為漢中主將時所感覺到的一般。
而曹丕的這種目光亦代表著,他對張郃的到來并不如張遼到來那般欣喜。
只是雖然曹丕對張郃不如張遼那般信任,但目前的宛城局勢還需要張郃穩定,所以曹丕很快就收起了他的審視的目光。
“平身。”
當曹丕這聲平澹的聲音傳入張郃的耳中后,張郃心中浮現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他微微直起身子,但還是不敢如其他大臣那般直視曹丕。
張郃的這番作態可以算的上十分恭敬,但是有些事不是恭敬的姿態就可以改變的。
在張郃平身后,曹丕澹澹的問他道
“張卿可知襄樊會戰的結果為何”
面對曹丕的詢問,張郃不緊不慢地答道“臣已知。”
在聽到張郃的這句回答之后,曹丕微微點點頭,然后他好似不經意間問張郃道
“昔日五子良將或死或叛,如今只剩張卿一人。”
“張卿功勛累累,在軍中素有威望,而近來宛城內外有議者言若欲定宛城局勢,必用張卿為將。
不知張卿對這種言論作何看法”
曹丕問話的語氣并不嚴厲,但就是他的這番話語傳入張郃的耳中時,卻引得張郃的心神劇烈震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