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是當世宿將,他的看法與劉曄、司馬懿等人看法一致,這無疑讓曹丕的心中又多了幾分底氣。
只是曹丕心中還擔心著一點。
曹丕又問張郃道“若我軍固守宛城不戰,敵軍或許將旁攻他城。若如此,南陽不復存已。”
南陽郡之所以在天下間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乃是因為境內的數十縣城都是富庶之縣,且大多都處在緊要的位置。
之前南陽郡南方的十數縣投降漢軍的事,已經讓曹丕憂心不已。
所以曹丕現在擔心的是,漢軍會在魏軍固守宛城的時候,將除宛城之外的其他縣城都攻打下來。
到時候魏軍在南陽郡掌握的縣只有宛城,那也不是長久之計。
面對曹丕的這層擔憂,張郃卻心中早有計較。
張郃拱手對著曹丕再答道
“賊軍士氣正盛,我軍當以不戰為本,然兵者詭道也,我軍可當另擇長計以制之也。
宛城附近諸縣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當不會反復。若賊軍轉道侵略周圍諸縣,我軍可設置游兵,定可敗之。”
曹丕聽到張郃說設置游兵可以擊敗漢軍,他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勾引起來。
游兵這個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于是曹丕臉露好奇之色問張郃道“卿口中所言游兵為何”
見曹丕對他口中所說的游兵來了興趣,張郃的眼神中浮現一絲得意之色。
他之所以能夠在受到曹操猜忌的情況下,軍職還能步步高升,靠的就是他出眾的軍事才能。
并且他自身的軍事才能,與其他四位齊名的良將都有所不同。
在曹丕好奇目光的注視下,張郃緩緩拱手答道
“游兵者,謂其兵無定在也。
欲組游兵,須有兩備,一備為士果銳而騎超捷,二備為將勇悍而善應變。
而施用游兵者,有三法
一法為敵怒而迎,我引而退,敵倦而息,我臨而憂
二法為擊其左復擊其右,擊其前復擊其后,擊其懈馳而無備,令敵倉卒難救
三法為抄其谷食,焚其積聚,劫其輜重,襲其要城,取其別營,絕其要道
游兵之要在于或朝或暮,伺敵之隙,乘間取利,飄忽迅速,莫可蹤跡。
如此方能時而東復時而西,時而出復時而入,令敵無從招架。
若能善用游兵,則游兵或百、或千、或萬,皆可我為軍之聲援,于敵為彼之后患。
夫使賊腹背均患,進退維谷,則不難于翦除。”
張郃的游兵之法雖不短,但在張郃縝密的思維之下,張郃通過一要兩備三法,將他的游兵作戰之法概括的條理分明。
在張郃的層層敘說之下,就連曹丕這種不精通軍略的人,都對張郃的游兵之術感到贊嘆不已。
更別說本就頗通兵略的司馬懿與蔣濟等大臣了。
因此在張郃敘述完他的用兵之法后,司馬懿與蔣濟等在場的大臣臉上都浮現欣喜的神色。
而曹丕臉上的喜色就更加深重了。
他直接撫掌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