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朕寫一封信給劉備,朕有些交易要與他做。”
聽到曹丕的這句話后,劉放的臉上浮現了驚訝之色。
與先帝在世時與劉備還偶爾有書信來往不同,曹丕自繼位后,可能是因為瞧不上劉備,所以一直以高傲的姿態面對劉備。
沒想到今日曹丕竟然主動要求,為他寫一封信給劉備。
劉放懷抱著一些疑問的語氣問曹丕道“敢問陛下,信中是何內容”
面對劉放的詢問,曹丕將他要與劉備交易的內容,大致說給了劉放聽。
而劉放在聽完曹丕的話,他臉上浮現不確定之色。
很明顯他是對劉備是否會接受這樣的交易表示存疑。
只是雖然心中有所懷疑,但身為曹丕近臣的他,只需要乖乖按曹丕的吩咐行事就好。
所以劉放在對著曹丕一拜后,便緩緩退出了御駕。
在劉放退出后,曹丕的臉上浮現了疲憊之色。
劉放剛才臉上的不確定的神色,他當然也看到了。
只是他與劉放不同,他堅信劉備一定會接受這樣的交易。
因為他是帝王,劉備也是帝王。
縱算他與劉備的執政風格迥然不同,但只要是帝王,都一定會以穩固江山社稷為首念。
懷抱著這種自信,曹丕在御駕內發出一聲低不可聞的嘆息
“有些人,總得救回來的。”
在曹丕發出這聲嘆息后,他發出了出發的指令。
當曹丕出發的指令傳遍全軍時,護衛曹丕返回洛陽的上萬中軍開始緩緩行進起來。
宛城外陰云連綿千里,而正在行進的上萬魏人的心情亦是低沉至極。
上萬人的魏軍隊伍,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就像精氣神都被抽走的行尸走肉一般。
這時的他們,完全沒有當初南下時的驕傲。
他們的驕傲,已然在荊州被漢軍踐踏殆盡。
正如當初他們在許都,肆意踐踏大漢的威嚴一般。
天道有常,自有循環。
曹丕的鑾駕返回洛陽的消息,第一時間就被探子送到糜旸的手中。
在糜旸得到這個消息后,他并沒有浮現詫異的神色。
早在之前糜旸探知司馬懿成為曹魏安南將軍的消息后,他便已然知道曹丕心中有了退意。
相比于曹丕領軍返回洛陽的消息,糜旸還是對司馬懿成為曹魏荊州方面一把手的消息更感興趣。
糜旸記得歷史上亦是在最近幾年,司馬懿成為了宛城的鎮守都督。
沒想到兜兜轉轉,今世還是這司馬懿承擔起鎮守宛城的重任。
司馬懿的才能自不必說,不提歷史上他立下的那樁樁戰功。
歷史上他能率軍抵擋住諸葛亮的進攻,盡管是因為他背后有著曹魏強大的國力為支撐,但他自身的才能也很重要。
在今世中司馬懿雖然在糜旸與關羽的手下都吃過虧,但那兩場戰敗,實則真怪不到司馬懿的頭上。
客觀重視司馬懿的才能,才是對付他這個敵人最正確的態度。
只是雖然對司馬懿有著重視,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還是那句話,以糜旸現今在天下的威望,應該是司馬懿怕他才是。
糜旸收到曹丕率軍回宛的情報后,他馬上令人將這則情報快馬報回襄陽給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