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站在陣后的他,可是清楚的看到了,在糜旸到來后,那五千魏軍的陣型隱隱出現了一陣騷亂。
這一幕讓石包的心中投奔糜旸的心思愈發強烈。
以往糜旸只活在傳說中,而且由于曹魏官方刻意的壓制消息,所以石包不能深切感覺到糜旸在這天下間的威名。
但是今日他看到的這一幕,卻讓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糜旸在荊州的威名有多盛。
這樣的名將,才配做他石包的明主。
而與石包相同的是,在看到那高高飄揚的“糜”字戰旗后,那上百漢軍俘虜臉上紛紛浮現了激動的神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軍互相交換戰俘的事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這上百漢軍俘虜,亦知道他們即將被釋放回南方。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今日來迎接他們的會是糜旸。
要知道在這上百俘虜中,糜氏族人的比例是不低的。
縱算不是糜氏族人,同為元從大將族人的其他俘虜,在往日里也是將糜旸當做親人看待的。
多年的牢獄生活,本來早就讓他們失去了心中的希望。
在這種心態之下,在今日他們卻看到他們的親人來親自迎接他們回家,那種絕處逢生的激動心情是完全難以抑制的。
因為內心中的激動,這百余人的俘虜隊伍突然之間開始產生騷動。
在騷動產生后,由于正式的兩軍交接俘虜還未開始,所以上百俘虜身旁的魏軍,開始用手中的刀鞘鎮壓起這股騷亂。
在以往的歲月中,這些魏軍都是如此對待他們的。
他們現在所做的事,只是出于本能而已。
只是司馬懿在看到這一幕后,立馬臉色大變,他馬上命人阻止了那些魏軍。
司馬懿擔心的是糜旸看見這一幕。
雖然司馬懿阻止的很是迅速,但是一直在注視此間場景的糜旸,又豈會沒看到這一幕呢
在看到這一幕后,糜旸的臉上已然掛上了怒色。
甚至在他的眼眸之間,寒意亦在慢慢累積。
那上百族人蓬頭垢面,猶如乞丐的境遇本來就讓糜旸心中有所不滿。
現在他又親眼看到自己的族人被魏軍毆打,這讓他如何能不感到氣憤
這時司馬懿派出的使者正好來到糜旸的身前。
在司馬懿的使者來到糜旸身前后,他當即請示糜旸兩軍該如何交接俘虜。
本來在一開始糜旸想的是,兩軍同時釋放俘虜,這算是最公道的做法。
但現在的糜旸,他改變主意了。
糜旸對著司馬懿的使者冷語道
“你軍誠心不明,竟派騎軍壓陣。
若我軍在釋放俘虜之后,你軍騎軍從后襲殺我之親朋,那我豈非將抱憾終身”
“為證你軍誠心,當由你軍先釋放我之親朋,待我之親朋都被我軍收納后,我自會釋放你軍要的人。”
聽到糜旸如此說,司馬懿使者的臉上浮現驚色。
一開始大家不是這么談的呀。
要是他們先釋放那上百俘虜了,糜旸卻不釋放夏侯尚等人,那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