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備在聽完張溫的回答后,他的臉上卻流露出一些審視之色。
劉備在思索一番后對著張溫最后問道“江東如張卿者有多少”
見劉備突然問起自己這個問題,張溫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剛才不還是要想著攻打江東嗎現在劉備怎么關心起這點來了。
只是身為使臣的張溫,還是硬著頭皮回答道“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當張溫的這句話傳遍高臺之上時,莫說一眾漢臣臉上浮現嗤笑之色。
就是孫登與陳表等來自江東的人質,臉上也流露出一些尷尬之色。
張溫的話語中還是自然的帶上一些吹噓之語,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在劉備有意要攻打江東的情況下,身為使臣的他,也只能如此回答。
張溫知道他的這番話瞞不住歷經世事的劉備。
可是讓張溫再次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劉備在聽完張溫的話語后,臉上并不如其他漢臣一般浮現嗤笑之色。
相反的是,劉備的眼神中有些許沉重之色顯現。
只不過這些沉重之色,被劉備很好的掩飾下來。
聽完張溫的這句回答后,劉備似乎是有些乏了。
他在沒有對張溫有著明確回應的情況下,下令讓懷抱著忐忑之心的來自江東的那些人先行退下。
包括孫登等人。
等那些人都走后,高臺上就只剩下一眾劉備的心腹漢臣。
這時一眾漢臣中的鄧芝似乎察覺到劉備有些心事,因此他便主動出來對劉備一拜后問道
“陛下可是真有征伐江東之意。”
劉備見是被他信重的鄧芝出來問這個問題,他不由得點頭答道
“天下三家中,現在江東最弱,方才朕是有意先一統南方。”
而在劉備點頭之后,高臺上的一眾漢臣中有許多人臉上都流露出驚訝之色。
劉備自稱帝之日起,便將“北伐逆魏”定為今漢的最大國策,可以說這條國策是今漢的立國之本。
在這種觀念下,方才劉備問張溫“吳可征否”在諸臣看來,可能只是劉備嚇唬張溫的話語。
可是沒想到的是,方才劉備的心中是真的動了征伐江東之意。
劉備有這番想法,倒不是說他是朝令夕改的君主。
他只是想著趁自己還能征戰的時候,能為后世之君解決一個敵人是一個。
見劉備肯定了自己的判斷,鄧芝并沒有繼續發問。
因為若劉備真的決定打算改變國策為先南后北,那么這種事在劉備沒有明顯征詢臣下的意見時,以他現在的身份還是不貿然出言為好。
在目前整個大漢中,能主動與劉備商談國策之事的不過人而已。
不過就算鄧芝這時未再進言,但是在劉備確認鄧芝的猜測后,在場的一眾漢臣還是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劉備。
在場的漢臣很多都不具備戰略目光,他們能做的就只是聽從劉備的詔令行事。
似乎察覺到一眾漢臣向他投來的疑問目光,劉備亦看向了一眾漢臣。
劉備知道他的臣子,在等著他內心中的決斷。
面對著一眾漢臣的等待,劉備最后只是搖頭言道“惜哉,江東多才士也。”
劉備的話語中充滿著可惜。
而他話語中的這層意味,亦代表著他放棄了改變國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