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必鞠躬盡瘁,不負陛下。”
當糜旸的口中吐出鞠躬盡瘁四個字后,劉備的眼神不禁一亮。
這流傳千古的四個字,似乎對著季漢的一眾理想者有著神奇的魔力,讓他們初一聽到這四個字,便會對這四個字極為喜愛。
劉備自然也不例外。
劉備大笑著從地上緩緩起身,來到糜旸的身前,他一把將糜旸深拜的身子拉起,握住他的手言道
“好極,好極。”
劉備自認自己不是各方面都擅長的君主,但是身為君主的他,卻一直想找一位各方面都擅長的志向繼承者。
在笑著說完這句話后,劉備便收攏了笑容。
他看著已經比自己還高的糜旸,想到當年那個不停圍繞在他身邊嬉鬧的總角兒童,他的心中陡然生出許多感慨。
很多二代都長大了,而他也變得越來越蒼老了。
劉備拉著糜旸的手將他一路帶到宴席的門口處。
劉備將目光望向了西方。
“朕要走了。”
看著看著,劉備口中突然發出這聲囈語。
他剛剛與糜旸私談的開場白就是這句話,現在他又說出這句話,很明顯是以這句話為私談的結束語。
當這聲只有兩人能聽到的囈語傳入糜旸的耳中后,糜旸從劉備的語氣中聽出了許多復雜的意味。
不舍、惆悵,當中還帶著一些期望。
劉備在說完這句話后,他轉身深深地看向糜旸。
“朕會在成都等著你的表現。”
說完這句話后,劉備最后重重拍了一下糜旸的肩膀,然后他不等糜旸向他行禮,便大步朝著門外而去。
當劉備走出大堂之后,隨著他越發遠離大堂,他的身后亦不斷從兩側出現一眾羽林軍。
一眾身材高大的羽林軍拱衛在劉備身后,將他的身影完全遮蓋住。
見劉備的身影逐漸消失在眼中,糜旸感覺心中有種悲傷的情緒在流淌。
分別總是令人悲傷的。
特別是當與對他恩重如山的長輩告別時,這種情緒更加強烈。
劉備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他就來到了軍營之外。
而這時軍營之外,早就等著一眾大漢公卿以及數千羽林軍。
這數千人正是當初劉備從成都帶來荊州的。
在看到劉備的身影出現后,數千人齊齊朝著劉備的方向下拜行禮。
今日是他們追隨劉備返回成都的日子。
本來他們早應該踏上回歸益州的路途,但就在臨出發的前一刻,一位長輩還是不放心他的子侄。
劉備特地在離去之前來到軍營之中,想著在臨走之前為他的子侄最后把一把關。
若是方才糜旸應對的不佳,那么張溫親自面對的,就將是來自大漢天子劉備的“關愛”。
在與一眾大臣漢軍匯合后,劉備并沒有在大臣的建議下,踏上那象征著舒適尊貴的天子車駕。
他命人牽來了一匹戰馬。
面對著劉備的這個命令,許多隨侍的大臣臉上皆流露勸阻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