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懿的制止讓吳班的話,不得不硬生生被他吞下去。
只是由于沒有將話說出來,吳班這時的臉色更不好了。
吳懿與吳班的表現,都被法邈一絲不落的看在眼中。
但是他表現得就好像沒看到一般,只是在默默地飲著酒。
他已經得到了想得到的答桉。
而這時吳懿貌似也猜出了法邈的一些來意。
他在稍微安撫住吳班的情緒后,定睛看向法邈言道“這兩位皆是俊才,州牧有此安排十分恰當。”
聽完吳懿這句話后,法邈在又喝完一杯酒水后,對著吳懿言道
“數日后州牧將會在府中設宴,款待一眾屬臣大將,還望征北將軍到時莫要缺席。”
聽到法正如此說,吳懿的臉上隱有不愿浮現。
既有不愿,吳懿就找尋理由推脫道
“懿受陛下重任負責漢中防務,身負皇命一日不敢松懈。身為軍人,還是盡量的少參加這類酒宴為好。”
吳懿在說這句話時,在其中的陛下兩個字上咬字頗重。
很明顯吳懿知道身為糜旸下屬的他,沒辦法直接拒絕糜旸,所以便想搬出劉備來當做拒絕的盾牌。
只是法邈既然能走這一趟,那自然是有著完成任務的底氣。
吳懿有盾牌,法邈亦有長矛破盾。
“征北將軍還記得當年群臣建言陛下娶皇后一事嗎”
“當年先父幫助將軍,今日邈希望將軍不要讓邈擔上辦事不力之名。”
當今的大漢皇后,是吳懿的親妹妹。
當初劉焉心懷不臣之心,聽相面者說吳懿的妹妹將是大貴之人,他便讓兒子劉冒娶了吳氏。
劉冒死后,吳氏一直守寡。
后劉備平定益州,當時孫夫人已返歸東吳,群僚便勸劉備聘娶吳氏。
當初的群臣是包括益州系大臣的,而吳懿身為東州系的首腦人物之一,與益州系大臣一向不對付。
益州系的大臣又不是圣人,若沒有特殊原因的話,他們吃飽著撐著會主動幫吳懿,將他的妹妹扶上劉備的正妻之位。
至于若說是讖緯的緣故的話,在讖緯盛行的當世,益州中被稱為有大貴之相的士族女子,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劉備又何必特地娶一個寡婦。
從表面上看,這兩樁親事吳懿與吳氏都是被動者,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一切都是士族之間慣用的手段而已。
反正這兩件事,都讓吳懿從中取得了巨大的利益。
當然法邈現在提起這事,不是為了要拆穿一些事,他只是在提醒在這件事上,他的父親對他吳懿有恩
當年在群臣勸言后,劉備考慮到自己與劉冒同族并沒有答應,是法正的一句話才讓劉備最終下定決心。
若沒有法正的那句話,吳懿現在是不是外戚還另說呢。
吳懿懂法邈主動提起這件事的深意,但是法正在這件事上對他有恩是事實,現在法正的兒子來向他討這個回報來了。
在這種緣由下,哪怕吳懿再怎么不樂意,他最后亦只能閉眼答道“那日我必定到。”
聽到吳懿這么說,法邈起身對著吳懿微微一拜。
任務完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