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若吳懿成為梁州的文學從事,那么他就掌握了一定梁州的人事權。
而且若一個州牧重視本州的文化建設,及本州的文學從事能力不凡的話。闌
那么該州不僅會漸漸成為文學昌盛的州,甚至還會吸引來許多來自外地的名士學子。
就如當年的荊州一般。
劉表在世時荊州號稱養士數萬,俊杰無數。
現在在世間令人敬仰的名臣中,無論是曹魏還是大漢,都有很大一部分名臣曾在荊州的學宮中求學過。
由此可見當年荊州學宮之盛。
而當時時任荊州文學從事的宋忠,更是因此成為天下人公認的可以與鄭玄齊名的大儒,他的門生更是遍布天下。
既可掌握著一定的人事權,又可以培養門生博得天下清名,文學從事的職位是十分緊要的。闌
正因為如此,吳懿才會對糜旸征拜他擔任文學從事感到驚訝。
糜旸之前的種種行為,都是體現著對他的不信任。
而現在吳懿看糜旸征拜他的神色很是誠懇不似作假,這倒讓吳懿感到疑惑起來。
疑惑之下,吳懿并沒有馬上接受糜旸的征拜。
剛剛被糜旸坑了一次的吳懿,不得不愈發小心應對糜旸的每個舉動。
糜旸見吳懿有些遲疑,他頓時笑著對吳懿言道“我在眾人面前征拜吳君,吳君卻遲遲不受,可是嫌文學從事一職太低乎”
當糜旸似是開玩笑的話語傳入吳懿的耳中時,立馬就將吳懿心中猶疑的情緒給驅散。闌
糜旸這句話似是在開玩笑,但其實卻是在提醒吳懿,他是在眾人面前征拜的,無須懷疑他的此番征拜有假。
這是糜旸看出吳懿猶疑的原因后,對他做出的一種提醒。
而政治情商本就不低的吳懿當然聽出了糜旸言語中的提醒,所以他在聽完糜旸的那句話后,立馬對著糜旸一拜道
“臣領命。”
既然糜旸無其他用意,擔任文學從事一職又對他有著利益,吳懿沒有理由不接受。
糜旸見吳懿答應他的征拜后,他便笑著親自虛扶吳懿回到他的原位上。
糜旸的這番作態,在外人看來可是給了吳懿十分深重的禮遇。闌
而糜旸讓吳懿擔任文學從事的舉動,更讓在場的眾人覺得糜旸是個寬厚仁義之主。
畢竟剛才吳懿不想交出兵權的遲疑,可是被眾人看的清清楚楚的。
在有這種前科之下,糜旸非但不怪罪吳懿,還對他委以重任,這樣的行為足可令人稱道。
當然讓眾人更沒想到的是,糜旸在吳懿坐在位子上后,他便高站在宴席中間當眾宣布道
“吳君是深明大義的國士,其余諸卿亦是一心為公的忠臣,既是忠臣,怎可不賞”
“待一會宴席解散之后,我會派人一一前往諸卿府上賞賜金銀”
當糜旸要大發賞賜的命令出來后,在場的眾人臉上齊齊浮現喜色。闌
他們本來以為或許只有吳懿才有恩賞,沒想到身份地位遠不如吳懿的他們竟然也有。
雖然他們受到的恩賞是金銀,但這也已經是讓眾人感到十分滿意了。
于是乎宴席中頃刻間響起熱烈的謝恩之聲。
那一陣陣熱烈的猶如潮水般的謝恩聲,將方才宴席中沉重緊張的氣氛給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