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曹真還以為糜旸的大軍是要向關中發起進攻了。
盡管太尉賈詡曾分析過,襄樊大戰后漢軍應該會休養生息數年,積蓄力量。
但是糜旸向來以善出奇兵而聞名,所以他若是突然對關中發起突襲,倒也在曹真的預料之中。
畢竟從之前的情報可知,在過去的半年間,糜旸一直在南鄭精簡士卒,講兵訓武,他的那番做派很像是要大干一場的預兆。
可是當展開情報中的內容看完之后,情報中的內容卻大大出乎了曹真的預料。
糜旸是出兵了不錯,但他的出兵方向并不是關中,而是梁州內部的那些地方豪強。
在意識到這一點會給梁州帶來多大的動亂之后,曹真馬上下令召集目前在陳倉的一眾文武大臣。
在曹真的召集之下,許多本來都在各自忙碌著事務的關中諸臣,都立即來到陳倉城中的議事廳中。
看到諸臣皆已經到來后,曹真將手中的情報一一傳遞給他的左膀右臂看。
第一位看到這封情報的,不是目前關中身份地位僅在曹真之下的夏侯楙,而是一位面色駿刻的文士。
這位文士楊阜,字義山,乃是天水冀縣人士。
楊阜的家族是涼州有名的望族,所以他年輕的時候就得以擔任涼州從事。
后來他因政績逐步升遷為涼州別駕。
若單單是如此的話,曹真還不會對他如此看重。
曹魏最不缺的就是名士。
楊阜真正讓曹真矚目的是,當年馬超席卷涼州時,是楊阜在其中出力甚多,才讓馬超最后飲恨敗北。
最重要的是,在當初曹真力主出兵時,關中的大臣幾乎都反對他的這個舉動。
當時楊阜是少數的幾個支持他的臣子之一,并且曹真當初之所以能轉戰千里,是楊阜為他排解了后勤的壓力。
每個事例都足以證明楊阜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因為這一點,所以曹真成為關中的一把手后,他向曹丕力薦楊阜。
現在曹真可是曹丕心中的定海神針,只要曹真提的要求,他沒有不答應的。
于是就在月前,曹丕的詔令到達,拜楊阜為關中護軍,涼州刺史,成為曹魏方面事實上的關中二把手。
曹真對楊阜的信重是有目共睹的,他其實不太在意別的大臣看完這封情報的反應,但是他卻特別在意楊阜對此事的看法。
楊阜在看完情報中的內容之后,臉上先是浮現驚詫之色。
他沒想到糜旸會突然來這一招。
但隨之而來的,他的臉上便是浮現凝重之色。
可是與楊阜恰恰相反的,在場的王雙、郝昭、費耀等將領看完情報中的內容之后,臉上卻盡皆浮現喜色。
在座的諸將中,以王雙的性格最為火爆。
王雙,字子全,他與楊阜一般皆是出身于涼州望族。
但是與楊阜不同的是,王雙自幼酷愛刀馬,長大后更是身長九尺,熊腰虎背,完全不像一個士族出身的子弟。
數月前曹真鎮壓河西叛亂之時,曾在涼州招賢納士,王雙就是那時加入曹真的大軍中的。
而王雙在加入曹真的大軍中后,善于一雙流星錘的他,因為自身的勇武屢立戰功,甚至河西胡族首領之一的察余,便是被他親手斬下首級。
因為這樣的戰功,王雙也漸漸得到了曹真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