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朝的提醒之下,他也知道若是益州士族不辦好這件事,那么他們有可能就會失去曹魏的信任。
士族在亂世中能生存的第一準則,不就是左右逢源,處處下注嗎
對于這樣的結果,譙瑜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因為目前在眾多益州士族的心中,他們還是認為最后能統一天下的是曹魏。
畢竟曹魏那么強大的國力擺在那里,不是幾場大勝就可以抹殺掉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后,譙瑜便對著李朝點點頭道“我會盡力辦好這件事的。”
或許一開始譙瑜與李朝是對等的身份,但現在李朝卻成為曹魏的代言人,所以現在譙瑜在李朝面前,地位隱形間已然不對等。
反正楊阜在信中的要求,對目前的譙瑜來說不難辦到,也不會與他剛才所說的計策相沖突。
至于設計將糜旸召回來后,梁州會陷入怎樣的一個境地,這就不是他該考慮的事情了。
不管天下是劉還是姓曹,只要譙氏一直是益州冠族就好。
而李朝在聽完譙瑜的話后,也放心的松了口氣。
只是在離去之前,他還是有一點要提醒譙瑜。
李朝對譙瑜說道“當今朝廷諸臣中,元從自不必說,東州首鼠兩端無須在意,唯有荊州系的大臣的態度我們需要注意。
他們若全部力挺糜旸,對我們的謀劃是大大不利的。”
見李朝道出這層擔憂,譙瑜點了點頭。
于是他問李朝道“你可有何計策”
在譙瑜的詢問之下,李朝思索了一番答道“荊州系大臣眾多,其中大多數臣子以諸葛亮馬首是瞻。
然人心有異,諸葛亮并不能完全掌控整個荊州系的大臣。
自諸葛亮成為丞相之后,尚書令劉巴手中實權盡無,再加上他往日早就對糜旸心懷不滿,你可試著聯系他。
若劉巴能率先對糜旸提出彈劾,以他在荊州系大臣中的威望,雖不至于令他們倒戈,但也足以讓一部分荊州系大臣產生動搖。
另外以劉巴的地位,他的彈劾也才更能引起劉備的注意。”
在聽完李朝的話后,譙瑜的臉上先是浮現喜色。
他怎么將這樣一個對糜旸不滿的重量級人物給忘了
但隨之他的臉上又浮現疑慮。
“劉子初手中的權勢早已不如當往,況且他往日因為懼見猜嫌,便恭默守靜,非公事不言,這樣的他會彈劾糜旸嗎”
面對譙瑜的疑慮,李朝想了想答道
“或許劉子初不愿招惹俗事,但他本人乃是個極清高且極有主見之人,這一點從未有所改變。你難道忘了當年他羞辱張飛一事嗎
劉子初連張飛都不愿假意奉承,他又豈會懼怕糜旸背后的權勢。
況且劉子初一向以漢室苗裔自居,對于大漢穩定的看重,他不會在劉備之下。
在大漢面臨不穩時,他不會坐視不理的。”
聽李朝如此說,譙瑜有著疑慮的心才慢慢安定下來。
不管劉巴會不會出這個頭,但若是有一定可能,那他愿意去嘗試一下。
在將所有事情與譙瑜商量完畢后,李朝強撐著身體起身,對著譙瑜告辭后緩緩離去。
當李朝離去之后,目前整個密室中就只剩下譙瑜與譙周二人。
聽完李朝與譙瑜真正全篇謀劃的譙周,現在心中的心情猶如驚濤駭浪一般,久久不能平靜。
他今晚知道了太多的秘密。
而在李朝離去之后,譙瑜的目光就全都落在譙周的身上。
譙瑜雖然只是靜靜看著譙周,但現在的譙周卻感到,他身上包裹著一種強大的壓力。
這是來自于譙瑜這個族長對譙周天然的威壓。
譙周被嚇得臉上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