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左將軍在梁州獨斷施行所謂新政,是為疑祖宗法度,此是國亂之兆。
左將軍又讓臣下作威作福,未經審訊便屠戮一眾良民,此乃任官無能,是眾亂之兆。
國亂,眾亂之兆已現,至于四危,左將軍又條條皆有犯之。
凡為君主者,法術明而賞罰必者,雖無言語,而勢自治;
法術不明而賞罰不必者,雖曰號令,然勢是亂。
堯、舜拱己無為而有余,勢理也;胡亥、王莽馳騖而不足,勢亂也。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陛下再創大漢之基業,乃是不世出之明主,怎能因為左將軍之危亂之舉而有損清名
又怎可以對左將軍危亂之舉而無動于衷
明主審法度而布教令,則天下治矣。
故臣懇請陛下依法論治左將軍之罪”
當這位大臣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番話后,他便抬起頭看向坐在御座上的劉備。
率先出身對糜旸發起攻擊的,正是對糜旸早就心有疑慮的劉巴。
而以他的身份率先出來對糜旸進行攻擊,無疑讓在場的許多大臣都動搖起來。
劉巴的文采是沒的說的。
在他引經據典,條理清晰的論述之下,別說那些本來搖擺不定的大臣了。
就是原本打定主意要支持糜旸的大臣,在聽完劉巴的論述后,心中的想法都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坐在御座上的劉備看著他的同宗大臣,竟然會第一個出來攻擊糜旸,他心中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明明孔明已經給他機會了,但他為何還是不珍惜呢
只是雖然心中對劉巴的選擇感到遺憾,但劉備知道現在不是顧著遺憾的時候。
在他的眼神示意之下,亦有一些大臣想著出來駁斥劉巴。
可還未等那些大臣出身,就有一道冷哼的聲音從大殿外傳入眾臣的耳中。
“簡直是一派胡言,荒謬至極。”
當聽到這聲直接攻擊劉巴的冷哼后,大殿內許多大臣的目光馬上朝著殿門看去。
許多認出這聲聲音主人的大臣臉上,紛紛流露出或驚訝或欣喜的神色。
他今日怎么會出現
而本來坐在御座上的劉備在聽到這聲聲音后,驚訝之余,他下意識的從御座上起身。
他想要起身去迎接這位在他生命中,有著特殊地位的大臣。
天子離座,展目親迎。
這便是大漢衛尉糜竺的地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