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愛的下屬,曹真一向不吝于封賞。
而以曹真當今在大魏的地位,他承諾的效力不下于魏帝曹丕。
在聽到曹真對自己的承諾之后,饒是性情一向堅毅的郝昭,臉上也流露出幾分喜色。
封侯是當世任何男兒的夢想。
見郝昭被他成功擊起斗志,曹真本來還想詢問郝昭幾句來日守備陳倉的方略,可就在這個時候,親衛來到曹真身前對他稟報
“楊涼州求見。”
曹真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一時之間還有些詫異。
盡管楊阜是他的心腹愛臣,只是平常若沒有重要的事,楊阜也不會主動求見他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后,曹真便留下郝昭繼續督造陳倉城墻的建筑工程,他自己則是在親衛的帶領下來到楊阜的身前。
見曹真到來,楊阜馬上對著曹真一拜,在一拜后楊阜對著曹真言道
“臣有要事請大將軍決斷。”
聽到楊阜這么說,曹真會意的驅散了周圍的閑雜人等。
在場中只剩下自己與曹真后,楊阜這才開口將姜維的計策告知了曹真。
只是在論說計策時,楊阜并沒有說這計策出自姜維之手。
這是因為楊阜十分了解曹真。
被曹操一手帶大的曹真與曹操一樣,對于當世名不副實的名士內心里是看不起的。
這一點曹真倒是與曹叡十分相似。
很明顯姜維目前就是屬于這一種。
麒麟作為古人心中的祥瑞之王,是五靈之首,在世人的心中地位比龍還高。
就連糜旸這樣的俊杰,世人也僅僅將他美譽為鹿,姜維又何德何能能被贊譽為“幼麟”
楊阜雖然知道姜維所獻的計策極佳,但在楊阜的心中,他卻擔心曹真會因為他的喜好而對這個計策有所猶疑,這樣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這樣的事,在過去的上位者之中很常見,再優秀的上位者也是人,是人難免就會被個人喜惡所影響。
為了不讓這層擔憂成真,楊阜想的是先以自己的名義向曹真獻上這個計策。
要是這個計策最后成功了,那么到時候他再說出姜維的功勞,這樣才是兩全其美的事。
而果不出楊阜所料,在曹真聽完楊阜想出來的計策之后,他的臉上立馬就浮現了喜色。
曹真覺得楊阜的計策,很有可行之處。
曹真有這番看法,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見識,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計策是楊阜所獻的。
由于楊阜往日的功績,他所獻的計策本來就容易讓人更加相信。
在聽完楊阜的計策之后,曹真激動地以拳擊掌在楊阜面前踱起步來。
他正在思量該如何將這個計策轉化為實際的步驟。
要想做到這一點,有一人乃是避不過去的,那人便是曹丕。
畢竟這個計策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層面,在這個層面有著決定權的只有曹丕。
所以曹真現在要想的,便是如何勸服曹丕接受這個計策。
照道理說以曹真目前在大魏的地位,要想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是曹真卻知道,這個計策與當今大魏的戰略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