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楊阜的才智,只要他不違逆自己的將令,想來涼州是無虞的。
其實目前在關中,曹真是一把手,而二把手并不是楊阜,乃是鎮守長安的安西將軍夏侯楙。
按常理來說,曹真走后,涼州的防務應該是夏侯楙接手才是。
只是曹真對自己的這位姐夫了解甚深,對于軍略一事,這位姐夫可謂是一竅不通。
在這種情況下,曹真又怎么敢將涼州交到他的手中。
不過夏侯楙雖然不通軍事,但在治生方面卻是一把好手。
近來關中的秋收、陳倉外城修建方面的人力、物力等事都是夏侯楙在籌措。
在夏侯楙的籌措之下,曹真始終無有擔憂后勤的情況發生。
要不是看在這一點的份上,夏侯楙早被曹真打發回洛陽了。
見將涼州的防務安排妥當后,曹真召來了他的親衛。
回洛陽一事,刻不容緩。
糜旸還不知道曹魏方面,正在醞釀著一場關于他的大陰謀。
正在巡視梁州地方的他,在不久之后就收到了來自于諸葛亮的來信。
不得不說,自從諸葛亮知道糜旸新政的內容之后,與糜旸之間的聯絡變得格外頻繁了起來。
那些聯絡之中,一部分是純粹的與糜旸煲信粥聯絡感情。
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對于關系親近的人,哪怕是身處敵營,他依然會時常寫信問候。
有一些書信的內容,還流傳到后世被后人所知,而從那些信箋的內容可知,諸葛亮在私下里也是個愛聊天的人。
例如他就經常寫信給諸葛瑾,跟他說及自己養兒育兒的煩惱,還提醒諸葛瑾該管管諸葛恪,不要讓他太放飛自我
這樣的諸葛亮很有血有肉。
而之所以諸葛亮近來會經常寫信給糜旸,原因就在于當初他對糜旸的一個承諾。
“只要糜旸治政方面能讓他滿意,那么糜旸便會成為他第一個入室弟子。”
也許糜旸的新政正在實施當中,還未顯露出相應的優越性,但很明顯,糜旸新政中體現出“以民為重”的觀念,很戳中諸葛亮。
只要道是對的,那相應的術有所偏差,那也無傷大雅。
可以這么說在這個時刻,在諸葛亮的內心中已然將糜旸當做傳承他衣缽的弟子了。
既然是弟子,那么諸葛亮就會不吝嗇他對糜旸的關心與愛護。
當然諸葛亮與糜旸二人的身份都特殊,所以在二人往來的信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談的是公事。
例如今日糜旸所收到的信箋,便是諸葛亮之前對他分兵南下成都建議的回信。
在這封回信中,諸葛亮先是肯定糜旸的忠孝之心,但是他在信中還特地提醒糜旸
南中的平定很重要,但是漢中的防務也不可大意。
特別是陰平與陽安關這兩個要塞,一定要派重兵防守,防止敵軍偷襲。
看到諸葛亮的這個提醒后,糜旸的內心中浮現了嘆息之色。
若歷史上鄧艾與鐘會南征之時,諸葛亮還在,或者他的布置不被破壞,季漢怎可能滅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