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孟優及他的屬下被十數輛驢車送回彝軍大營時,見到這一幕的孟獲勃然大怒。
孟優是他的親弟弟,自己的親弟弟被諸葛亮打了個半死并當做豬玀送回,這怎么能不讓性情本就暴躁的孟獲感到難以忍受。
只是在憤怒之余,孟獲在孟優的答復之中得知諸葛亮已經答應他的斗將之請后,他的心中倒也浮現一些竊喜。
諸葛村夫已中他計也
南中的叛軍表面上以彝人居多,但若深究根本,南中的叛亂本質上是益州豪族對劉備發起的一次大反攻。
得益于許多益州豪族暗中的幫助,孟獲手中有著一份諸葛亮南征大軍的主要將帥名單。
盡管成都的益州世家在諸葛亮離開成都之時已然遭受重創,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況且南征的主要將帥名單算不上很機密的東西,故而孟獲通過一些見不得人的渠道得到這一關鍵情報并不難。
在得到諸葛亮南征大軍中的主要將帥名單后,孟獲就曾徹夜分析過那份名單。
經過他“縝密”的分析之下,孟獲發現諸葛亮此番并未從成都帶來多少成名的勐將。
而在得知這一點后,孟獲的心中便浮現了想斗將的心思。
當然作為南征大軍三號人物的趙云,孟獲不可能不知道他就在僰道縣中。
而孟獲縱使再偏居南中,趙云的威名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可重點是趙云今年已經五十有余,五十有余的年紀在當世已然算高齡,世人稱呼趙云一句老將絕不過分。
或許趙云年輕時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一員勐將,但在如此高齡之下,趙云還能發揮出鼎盛時期的幾分實力
年老體衰,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噩夢。
就是這一點推斷,讓孟獲充滿了信心。
看著躺在他身前因為身上的痛楚不斷發出哀嚎的孟優,孟獲眼中的厲色越來越重今日之辱,明日他必百倍奉還。
沒有讓孟獲等的太久,第二日轉瞬即至。
當清晨的日光散在僰道縣外時,孟獲便與高定迫不及待的帶領萬余彝軍來到僰道縣外列陣。
因為南中的生活困苦,故而這萬余彝軍大多都無甲胃可穿,甚至許多人身上都穿著僅僅遮蔽要害的獸衣出戰。
可如此寒酸的穿著,并未讓率領漢軍列陣對面的諸葛亮有所輕視。
在諸葛亮的視線中,他只見到隨著一陣漫天風塵的揚起,一支人數大約萬余的彝軍出現了他的數百步之外。
當萬余彝軍站定以后,諸葛亮的觀察更細致了些。
雖然那萬余彝軍身上都未穿著精甲的甲胃,但他們的手中都攜帶著閃著陣陣寒光的利刃。
在諸葛亮的觀察之下,萬余彝軍手中的利刃與漢軍的制式武器并無大致差別。
可根據與彝軍有過交戰的李嚴所敘述,諸葛亮知道萬余彝軍手中的利刃單單論鋒利程度,甚至還隱隱在漢軍的制式武器之上。
南中一地向來多銅鐵之礦,上天的饋贈讓南中一地天然有著打造堅兵利器的條件。
而隨著數百年來漢人的不斷南遷,先進的冶煉技術也被帶入了南中一地。
當豐富的資源與先進的生產力相結合之后,許多堅兵利器的出現便也在預料之中了。
觀察著萬余彝軍手中的堅兵利器,諸葛亮的臉上浮現若有所思之色。
在襄樊大戰時,漢軍與魏軍交戰本來是處于不利的,這除去魏軍有著人數優勢之外,還因為魏軍手中的武器比漢軍的更加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