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對楊儀下達完命令之后,又對著孟獲言道“事不過三,今我對你二擒二縱已經是仁至義盡。
若你下次再被我擒拿還是不降的話,你斷然再難以活著離開我軍大營。”
諸葛亮的話語中透露出慎重的語氣。
孟獲在聽到諸葛亮的這番話后,臉上浮現不服氣的神色。
這丞相品德猶如山岳般沉重,可是也太過小瞧他了。
二擒二縱已經是奇恥大辱,哪能再被他擒第三次
若自己真能被諸葛亮再擒第三次,不用諸葛亮說,他自己就會對諸葛亮叩頭臣服,絕不再叛。
由于感覺自己被諸葛亮看輕了,心中有些不平的孟獲在對著諸葛亮拱手后,口中并未說什么感謝的話語,便大步邁出了大帳之外。
待孟獲離開大帳之后,諸葛亮看著帳內一眾不解他深意的將領,大笑著問道
“諸卿可是以為我太過托大”
在諸葛亮的這句問話出來后,并沒有將領回答諸葛亮。
只是有時沉默,已然是一種最好的回答。
面對著諸將的不解,諸葛亮不再隱瞞他心中的謀劃,開口對著諸將說道
“在我軍南征之前,我曾寫信詢問過梁州牧,他有何計略可敗南中叛軍。
梁州牧對我獻上了“分而化之”的計策。
剛才在我軍擒獲三千彝軍后,我已尋一二彝軍詢問今夜彼等夜襲的大致由來。
從那些彝軍的口中可知,今夜夜襲之策乃是由雍闿所獻,然如今諸將可見雍闿此人在何方
既獻夜襲之策,卻在友軍陷入重圍之時,果斷臨陣脫逃,由此足可見叛軍諸部并非是一條心。
我料那雍闿在逃離之時,心中斷定孟獲必無活路。
當此時,若我將孟獲放歸為敵營,雍闿與高定將會如何看待孟獲
他們是會認為我愚不可及縱虎歸山,還是會認為孟獲已經變節,成為我軍內應了呢”
當諸葛亮的這兩句問話落入在場漢將的耳中后,在場漢將的臉上皆浮現了思索之色。
有些反應快的漢將,臉上則是出現了喜色。
那兩句看似是有兩個可能的疑問句,但實際上卻是陳述句。
陳述著一個只要是常人,都會認為的事實。
二擒二縱,古往今來從未有過。
更何況從常理上來說,諸葛亮是平叛的漢軍主帥,而孟獲是在地方上造反的叛軍首領。
從身份上來說,諸葛亮與孟獲是天然對立,甚至于應該是不死不休的。
可就是在這樣不可調和的身份之間,卻發現了二擒二縱這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高定與雍闿又怎么不會對孟獲起疑呢
要知道他們之間本就是以利益結合在一起的盟友關系,這種關系根本就不穩固。
而既然是身為叛軍一方,那肯定是小心謹慎的。
只要高定與雍闿一旦對孟獲起疑,那么他們勢必會對孟獲做出相應的防備舉動。
甚至他們之間直接有可能發生火拼。
而一旦敵軍之間發生規模大的火拼,那么漢軍的機會不就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