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徐州,平呂布,討劉表,在這場場改變天下局勢的大戰中,曹洪的表現都十分不俗。
而真正讓曹洪名聲大噪的,卻是官渡之戰時他的亮眼表現。
官渡之戰時,曹操接受許攸的計策,率領精兵偷襲烏巢,留下曹洪與荀攸守營。
袁紹在得知官渡有難后,他派張郃、高覽率領袁軍主力勐攻曹軍大營。
張郃與高覽皆是名將,袁軍的戰斗力也是十分強悍的,更別說那時袁軍的人數數倍于曹軍。
可就是在多方面不利的情況下,曹洪愣是將曹營守的固若金湯,讓張郃在多番勐攻之下感覺不到一絲希望,從而動了投降的念頭。
可以說,當年官渡之戰曹操最后能取得勝利,曹洪在其中的功勞絕對不低,從這件事也能看出曹洪是一位具有軍略的宿將。
由于曹洪往年立下的功勛,在黃初元年曹丕剛剛稱帝之后,便立馬拜曹洪為衛將軍,后來又轉為驃騎將軍。
魏承漢制,驃騎將軍乃是位份僅在大將軍之下的軍職,可謂是位高權重。
但可惜的是,由于曹洪往年與曹丕有過節,所以曹丕在繼位后,對曹洪一直采取的是冷藏的處理。
若不是如此的話,在去年的襄樊大戰中,魏軍的主將不會是張遼。
今日曹洪能出現在此,是因為曹真向曹丕一力舉薦曹洪,否則以曹丕的性格,他是斷然不會讓曹洪有重掌兵權的機會。
曹真目光在看到曹洪的時候多停留了一會。
其實不止曹丕與曹洪關系不好,就連曹真與曹洪的關系也頗為緊張。
可曹真能被曹操看重,并被曹操認為是曹魏將來的頂梁柱,那么他的心胸是不狹隘的。
在曹真看來,個人恩怨怎能牽扯國家大事
如今曹氏宗親中,與他齊名的曹休正在東面防備江東,沒辦法來幫助他。
而老一輩的曹氏名將又死的差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重新起用曹洪是曹真認為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大魏的軍權,還是要盡量掌握在宗親手中比較好。
注視了曹洪一會之后,曹真便將目光移開看向楊阜。
在曹真的目光投來之后,楊阜立馬會意,他于嘈雜的殿內站起來到大殿之中。
他的這副作態,證明他是有建言要對曹真說。
而當楊阜走到大殿之中后,大殿內的議論聲正快速的平息下來。
眾人皆知楊阜是曹真的心腹,他現在出來進言,很可能便是曹真的授意。
等大殿內重新恢復安靜之后,楊阜看著坐在上首的曹真,將他心中早有腹稿的南征方略給說了出來
“臣以為,我軍當兵分三路,以無匹之軍力將漢中分割為三段,并逐一擊破。”
當楊阜的這句話說出來后,劉曄不自覺地摸了摸鼻子。
這是他想出來的計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