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魏軍的人數比梁州軍多上太多,相比于梁州軍組成的陣列,魏軍的步軍方陣顯得更加氣勢磅礴。
陣陣高昂的呼喊聲,在魏軍的步軍方陣中響起,這陣陣呼喊聲,代表著魏軍必勝的決心。
而反觀梁州軍一方,人數處于劣勢的他們并未高聲呼喊來提振己方士氣。
因為一開始,他們的士氣就時刻處于頂峰之中。
他們一直處于沉默之中,只有利刃的碰撞聲在梁州軍的陣列中響起。
沉默如山的梁州軍,第一次讓姜維皺起了眉頭。
自糜旸成為梁州牧以來,他的大軍已經將近一年未在世上有過戰績。
人人都知道,糜旸這一年來在梁州是在修繕軍備,整兵講武。
但由于良好的保密工作,卻很少有人知道,在一年的不斷操練之下,糜旸到底練出了怎樣的一支強軍。
現在看來,姜維已經初窺這支大軍的幾分風采了。
隨著兩軍的不斷接近,兩軍的長槍陣在不久后正式接觸。
一陣陣刺耳的利器猙鳴聲,在下辯外的大地上陡然響起。
而隨著這一陣陣猙鳴聲響起之后,兩軍之中便陸續響起了許多慘烈的喊叫聲。
步軍相較于騎軍,其實并沒有太多瑰麗的作戰方式,他們的主流作戰方式永遠只有一種那便是結陣沖擊。
沖的過去,就代表著己方步軍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可若是沖不過去的話,長久僵持之下,進攻的一方必然落敗
不過步軍的作戰方式雖然古板,但往往也是步軍的作戰,最為血腥慘烈。
就如這一刻兩方大軍一般。
只是剛剛一接觸,雙方的大軍便有不少人被敵人的長槍刺中倒下。
而當前方有一位同袍倒下之后,后方的同袍便又立即頂上。
如此周而復始,以血肉之軀硬抗敵人之利刃。
看著己方的大軍,在漢軍的長槍突刺之下不斷倒下,姜維顯得一直很冷靜。
哪怕現在的局面是,魏軍一方倒下的士卒更多。
這一刻,他已然完全見識了梁州軍的精銳。
在明面上局勢對己方不利的情況下,既不慌亂,又能有序的組織起進攻,并且在短時間內取得兩軍沖陣的優勢,這一點天下中沒有幾支強軍能做到。
但那又如何
己方大軍將近三倍于梁州軍,梁州軍能一換二,還能一換三不成
短時間的優勢,不能代表最后的勝利究竟屬于誰。
人數的優勢,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展現出來的。
因為三倍于梁州軍的人數優勢,可以讓姜維不斷替換生力軍上場,而梁州軍卻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人力終有盡時,一旦等梁州軍精疲力盡的那一刻,便是他姜維名揚天下的時候。
一批批的魏軍在姜維的指揮下不斷朝著梁州軍壓上,而由于強端聽從于姜維的指令,這讓那五千羌氐異族軍也只能乖乖按姜維的命令行事。
人數的優勢被姜維發揮到極致,梁州軍每當擊倒前方一位敵人,另一位養精蓄銳的敵人,就立馬上前繼續與這位梁州軍戰斗。
在這樣的不斷纏斗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再精銳的梁州軍也開始漸漸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