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色彩象征著當世的殘酷,也直接暴露出當世普通百姓的可憐之處。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是此理。
在漢軍箭失的不斷攻擊下,原先的上千魏軍輔兵,已經沒剩下多少人。
可就在這時候,隨著魏軍鼓聲的不斷響起,另一批魏軍輔兵也踏入了戰場之中。
剛才的一幕,好似輪回一般,又在這幽深的固山山道中重演。
林木幽深,哭嚎連連,若不是山道中還有著些許陽光流入,恐怕很多人在看到眼前的一幕后,都會覺得他們來到了地獄之中。
而到了這一刻,馬超才明白郭淮的真正意圖。
郭淮一開始根本就沒想著,用訓練不足的輔兵來拆除那密集的拒馬。
他派輔兵上陣的原因只有一個讓他們用血肉之軀,不斷消耗著漢軍的箭失。
軍用箭失的制造,可不是隨便用一根木頭就可以。
郭淮知道漢軍的軍資儲備一定不足,若漢軍不斷消耗的話,等到訓練有素的正兵上陣的時候,漢軍還怎么用箭失阻攔魏軍正兵
箭成雨,才對大軍有殺傷力。
在郭淮的眼中,一名輔兵的性命,還沒漢軍的一根箭失值錢。
輔兵沒了,再繼續征召就是,人曹魏有的是,可漢軍的箭失一旦沒了,他獲得的將是潑天的功勞。
郭淮的意圖很冷血,但可悲的是,當世的絕大多數將領如他一般冷血。
一將功成萬古枯,自古皆然。
馬超看出郭淮的意圖并不難,但想破解郭淮的意圖,他一時之間卻沒有什么好辦法。
因為他若是停止箭雨攻擊,沒有了阻擋的魏軍輔兵,憑借著轒辒,也能拆除他所布置的層層拒馬。
一旦層層拒馬被拆除掉,那么漢軍大營的第一層防御,頃刻間就會被瓦解。
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這也是郭淮這個進攻方將領,為馬超這個防守方將領,出的第一道考驗。
接下來馬超是能見招拆招,還是徹底陷入兩難的境地中,一切只看馬超接下來的抉擇。
就在馬超眉頭緊鎖的時候,一旁的馬岱來到馬超身旁,對他耳語了一番。
在聽完馬岱的耳語之后,馬超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
他怎么將那個大殺器忘了
在心中有了依仗之后,馬超當即下達了命令。
他下令營墻上的漢軍,都停止射箭。
這也是無奈之舉。
馬超知道無論他消耗再多箭失,最后的結果還是拒馬陣無法保住,既然如此,還不如果斷止損,將這些箭失用在該用的地方。
當營墻上的箭雨停止之后,那些已經前進到拒馬陣的魏軍輔兵盡皆高興地差點哭了出來。
他們活生生躲過了一劫
雖然不知道漢軍為何突然停止放箭,可這難得的機會,一眾魏軍輔兵又怎么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