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馬超寄居在張魯手下時,他妾室的弟弟董種來向他恭賀新年,面對董種的恭賀,馬超捶胸吐血說“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從這句話足可以看出,馬超是對當年他做的事,有悔過之意的。
說實話,就是知道這一點,才會讓糜旸有想起用馬超的心思。
當然這是情感上的信任,只是要想高枕無憂,還需要手段上的制衡。
糜旸對馬超不是沒有制衡手段的,例如糜旸便沒有讓馬超,將他的本部兵馬帶在身邊。
哪怕糜旸給予了馬超再大的權力,馬超能夠指揮的兵馬都是糜旸的嫡系,有著這點基礎在,糜旸還有什么好擔憂的呢
難不成擔憂馬超會投降曹魏
這不是搞笑么。
馬超或許不懂糜旸其他方面的考量,但糜旸現在通過呂之口表達出的對他的信任與尊重,馬超可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甚至馬超還想到,糜旸之所以派呂為使者,是有著一番深意的。
呂作為以往最不信任自己的那批梁臣的代表人物,卻在糜旸的安排下,親自來到自己的身前宣讀出糜旸最為誠懇真摯的信任。
這是糜旸在告訴自己不要擔憂他被旁人所惑,哪怕那人是他的心腹,他對自己的信任將永不動搖。
糜旸都做到這一步了,馬超還有什么好猶疑的呢
馬超一臉動容的從呂手中接過那封糜旸親手寫就的帛書。
同時一句鄭重的承諾從馬超口中發出。
“若敵軍鐵蹄越過陰平,在那鐵蹄之下,必是超的尸骸”
“還望呂君,將超的這句話,替超轉告給冠軍侯。”
哪怕呂心中再不喜馬超,可他在聽到這句話后,心中還是受到了一些觸動。
天下中,又有幾人能說出這番決絕之言呢
呂的臉色依舊冷澹,但他卻對馬超點了點頭。
這代表著他一定會將這句話帶到。
見呂答應自己后,馬超便邀請呂一同前往營墻上觀看魏軍的慘狀。
到這時烈焰中的魏軍早已喪生,但烈焰依然在固山山道中肆虐。
當呂上營墻之后,他便見到了讓他此生都難以忘卻的一幕。
一眼望去,盡是漫天的大火。
而在那連綿的大火之中,則隱約可見躺著許多燒焦的尸體,及許多在烈火的侵襲下,毀于一旦的攻城器械。
見到這一幕后,呂在震驚之余,立馬轉頭看向馬超。
迎著呂震驚的目光,馬超將方才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給了呂。
當然在敘述中,馬超著重提及了馬岱的功勞。
可呂在聽完馬超的敘述后,卻對馬岱不太在意,反而他對馬超言語中提及的石脂一物十分感興趣。
呂剛從糜旸的身邊過來,經常呆在糜旸身邊的他自然知道,糜旸對來日魏軍的攻城頗為擔憂。
君憂臣辱,既然君主有這種擔憂,那么呂往日中時刻也在思慮著,該如何排除糜旸的憂慮。
現在當知道馬超手中有石脂這種,能極易引發大火的神奇物品后,呂一下子就上心了起來。
要是能將這種物品應用于守城戰中,那么這物品對于攻城一方來說,無疑是一種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