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真與糜旸會面后的第三日,正在大營內批閱軍務的曹真突然收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
陽平關城墻上的漢軍撤走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曹真驚得一下子站起身來。
糜旸終于要動手了嗎
曹真連忙跟在費耀的身后,來到大營外查探。
當他來到營外之后,果然見到原本有著漢軍值守的陽平關城墻上,許多漢軍都已經不見了身影。
原本還算守備森嚴的陽平關城墻,這一刻在曹真看來,卻是漏洞百出,宛若一座空城。
當看到這一幕后,曹真腦海中瞬間浮現起劉曄的判斷若漢軍要對驃騎將軍下手,勢必要調動大量的漢軍前去伏擊。
現在發生在他眼中的這一幕,不是正在左證著劉曄的這個判斷嗎
可是這一刻曹真卻猶疑了起來。
在前幾日的棋盤對決中,他已經用行動告訴糜旸,曹洪他是一定會救的。
在這種情況下,糜旸還會執意出兵伏擊曹洪嗎
難道不會嗎
想起那一日在棋盤上的交鋒,糜旸在棋盤上孤注一擲,一往無前的態度,曹真心中就變得緊張起來。
縱觀糜旸打的那么多場仗,論冒險精神,他何曾輸給過當世任何一位名將。
或許這有可能是糜旸的誘敵之計,但以糜旸往常的作風,這更像糜旸的疑兵之計
故意撤走城墻上的漢軍,讓自己以為這是他的誘敵之計,但實際上糜旸是真的率精銳漢軍都去伏擊曹洪的大軍。
糜旸這么做,就是要讓自己懷疑,不敢貿然進攻陽平關。
而不需要拖延太久,只要能拖延一段時間,那么糜旸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當糜旸主動撤走陽平關的守衛士卒后,一時間,兩種極為矛盾的想法在曹真的腦海中不斷碰撞著。
這空城到底是誘敵之計,還是疑兵之計
一時間各種可能都在曹真腦海中浮現。
在這時候,曹真想起了一件在漢中之戰中的往事。
漢中大戰時,趙云的大營被大量魏軍圍困,在那時候趙云就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舉動。
趙云下令大開營門,然后令漢軍偃旗息鼓。
當時曹軍的統帥見此情況,懷疑趙云設有伏兵,便向后退去,趙云趁機率軍追擊大敗曹軍。
在還未有史學家為當世人編寫事跡的情況下,這件往事當世人知道的并不多。
可曹真卻是知道的,因為他是當事人。
而糜旸肯定也知道,世人都知道趙云與他的關系不淺。
那么在有過一次成功的前提下,糜旸是否會學趙云故技重施,大擺空城計呢
虛實難辨的空城計,讓曹真越發頭疼起來。
可是因為知道趙云的事例,所以在曹真的內心中,他的判斷漸漸傾向于這是糜旸的疑兵之計。
當這種想法在腦海中占據上風之后,曹真便又意識到一點,他還有的選嗎
曹洪大軍可能危在旦夕,若是他因為猶疑,而錯過救曹洪的良機,那么一旦中路軍被糜旸率軍擊破,那么先不要說魏軍的士氣會遭受怎樣的打擊。
若沒有中路軍阻隔益州援軍,得到了援軍的糜旸,那更加如虎添翼,再難對付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真的內心有了決斷。
曹真來到那日未下完的棋盤之前,高高舉起自那日后就一直隨身攜帶的那顆黑子,隨后他再不猶豫地將那顆黑子,重重地敲擊在棋盤上被白龍圍困的那處。
既然必須要救,那便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