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糜旸在這場大戰中出了什么意外,那么不管取得多大的戰果,最后劉備都會將他們直接扔進漢水中祭奠糜旸的。
這怎么能不讓法邈感到焦急萬分呢
在看到有上千名魏軍朝著山坡上沖來的時候,法邈第一時間就拉住糜旸的手,想著將他給拉走。
誠然目前糜旸周邊無多少兵士守衛,但他們又不是木頭,會乖乖等著魏軍殺上來。
只要現在趕緊離開,那上千魏軍一時半會也無法對糜旸造成威脅。
而只要拖延住一段時間,吳懿與魏延的援軍也就來到了。
面對法邈的拖拽,糜旸倒并沒有矯情。
糜旸不怕死,但他卻不想陰溝里翻船。
對于上千魏軍悍不畏死的沖鋒,只要是明智的人都知道,當下應該避其鋒芒。
反正現在漢軍獲勝已成定局,他不需要留下來鼓舞士氣。
只是在從山坡山離去之前,糜旸對著一旁的丁封叮囑道
“你速速下去領部分精兵追擊曹真,一定不要被他逃脫了”
丁封與法邈是一樣焦急的。
只要糜旸不犯軸肯暫避危險,糜旸的任何命令他都愿意聽。
當見到丁封領命之后,糜旸方才放心得在近百親軍的護衛下,朝著山坡的另一面快速退去。
當離那處山坡越來越近時,眼尖的費耀發現了一名身穿明光鎧的年輕將領,正在近百名漢軍的護衛朝著山坡下退去。
作為大魏最大的敵人,明光鎧早已經成為糜旸的象征性防具,費耀知道那位年輕人就是糜旸。
可哪怕費耀心中再焦急,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糜旸離他越來越遠。
費耀率領的上千魏軍因為心存死志,他們的行進速度當然不慢。
可縱使速度再如何快,他們的身前也有著不少逃散的魏軍攔路,更何況要想真正攻擊到糜旸,還需邁上一處山坡。
不利的客觀環境限制,讓費耀一時間根本無法突進到糜旸的身前。
更糟糕的是,護主心切的吳懿與魏延二人所率的精兵,也來到了費耀率領的上千魏軍身后的不遠處。
二人之中,魏延所率領的漢軍,距離費耀的魏軍更為接近。
魏延幾乎是雙目通紅的望著費耀的背影。
自家人知自家事,魏延不是不知道他的性格為許多人所不喜,他也知道當下大漢中唯二有可能重用他的只有劉備與糜旸。
二人之中,劉備垂垂老矣,糜旸卻春秋鼎盛,所以為自身將來計,糜旸是絕對不能出事的。
現在在魏延的眼中,費耀好似不是要襲擊糜旸,而是想攔腰斬斷他的仕途,這讓魏延如何能忍
氣憤之中的魏延,不知不覺間又加快了己方的腳步,終于在不久后他手持大刀殺到了上千魏軍的身后。
為了快速接近到那上千魏軍的身后,魏延只帶著數百名漢軍從側翼中脫離出來。
隨著“休傷吾主”這聲大喝的響起,魏延手持大刀以萬夫不當之勢,率領著數百漢軍從后襲殺進上千魏軍的陣勢中。
由于急著往山坡處突進,這上千魏軍的陣勢并不緊密,再加上魏延的驍勇,這上千魏軍背后的陣勢很快就被數百漢軍撕開一道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