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暗的燭火之下,諸葛亮看到了鄧艾臉上疑惑的神色。
相比于鄧艾的疑惑,諸葛亮卻依然胸有成竹。
諸葛亮將手指指在地圖上斧山后方的一處地點,他對著鄧艾言道“前段時間在吾的探查之下,吾發現在斧山后面有一條隱蔽的通往山上的小道。
吾決意派一大將趁夜色昏暗之際,率領一支精兵從這山道攀登奇襲至山上。
只要這支精兵能攀登至斧山之上,再趁夜色敵軍不備之時,對敵軍發起突襲,那么敵軍勢必驚慌。
到那時我再領兵勐攻斧山正面,斧山必破,賊軍必亡”
聽完諸葛亮的謀劃之后,鄧艾一時間顯得有些詫異。
這番謀劃,不像是諸葛亮能謀劃出來的。
倒不是說鄧艾覺得諸葛亮沒有智慧想出這個計策,只是在將近一年的相處之下,鄧艾覺得諸葛亮的用兵風格頗為謹慎沉穩。
這樣的性格,突然想出一個趁夜奇襲的戰術,實在令鄧艾覺得有些反常。
鄧艾不知道的是,諸葛亮的確是個謹慎沉穩的人,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會用奇計。
旁的不說,就說當年那被無數世人稱為神來一筆的“奇襲定軍山”的戰術,首倡者是法正不錯。
但最后讓劉備真正下定決定用這計謀的,還離不開諸葛亮的來信勸說。
若是諸葛亮用兵只會拘泥不化,那么他當初就不會強烈支持法正奇襲定軍山的戰術,更不會為了這個戰術嘔心瀝血,不斷地籌措糧草。
至于歷史上諸葛亮為何會拒絕“子午谷奇謀”,那是因為用奇和白白送死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若不是經過詳細的探查,覺得有成功的可能,諸葛亮斷不會想出趁夜奇襲斧山的計策。
不過鄧艾同時又想到,連他都會覺得丞相不會用奇兵,那囤聚于山上的士徽等人肯定也會如此覺得。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的這招奇計成功的概率,就會直線上升了。
想到此,鄧艾心神一振。
鄧艾當然知道今夜諸葛亮為何要對他說出心中的謀劃,原因就在于他便是諸葛亮話語中的那位大將。
而諸葛亮口中的那支精銳,舍梁州軍之外還有誰
要知道在糜旸良好的伙食供應之下,梁州軍的夜盲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說梁州軍天然具備夜間奇襲的特質。
鄧艾當即對著諸葛亮鄭重一拜
“艾,定不負丞相重托。”
鄧艾的話讓諸葛亮的嘴角流露出笑意。
鄧艾真的很聰明,也不怕冒險,的確是當下漢軍中最適合領軍夜襲的那員大將。
既然適合,那便去吧。
諸葛亮扶起鄧艾,對著他言道
“明日夜間,君可行也。”
“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