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顯然,鄧艾的思路異于常人。
鄧艾扭頭狠狠瞪了傅僉一眼,然后他再轉身看向那處山道時,眼神中已經充滿了堅定。
在來之前,諸葛亮已經告知過他這條山道隱蔽,且極難攀登。
正因為此,所以士徽才會對此處疏忽防備。
若是好攀登的山道的話,士徽又不傻,豈能不派大軍駐守
可正因為這處山道險峻難行,敵軍在這處不作防備,所以若是梁州軍一旦攀登而上,便可直插敵軍腹心。
戰爭之中,風險往往與收益成正比。
而鄧艾一旦接下這個任務,那他就斷沒有退縮的理由。
幸虧鄧艾早做了準備。
隨著鄧艾的揮手,身后三千梁州軍的陣列之中,瞬間出現了數百名手持鐵戈的壯士。
梁州軍的基本盤,源于當初糜旸在襄陽城外招募的荊楚健士。
荊楚之地山林密布,故而荊楚健士除去擅長弓弩外,還善于攀登山巖。
而這數百名手持鐵戈的壯士,更是鄧艾從數千梁州軍精心選拔出來的,善于攀登山巖中的佼佼者。
在鄧艾的一聲令下,令行禁止的數百持戈壯士沒有半分遲疑,他們在后方同袍火把的照明下,當即大步上前朝著身前的險峻山道而去。
山道狹窄,沒辦法一下子容納太多壯士。
可是這難不倒這善于攀登山巖的數百持戈壯士。
只見這數百持戈壯士當即轉變陣型,以魚貫的方式化作修長的陣型,不斷朝著前方的山道前進。
隨著不斷的前進,很快數百壯士就遇到了剛才引起鄧艾皺眉的地方。
一道天然的斷層,阻攔在這數百持戈壯士身前。
不過面對著這道天然的阻隔,這數百持戈壯士沒有遲疑,位于前方的壯士揮舞起手中的鐵戈,開始鑿山開路。
隨著手中鐵戈的不斷揮動,不斷有山石被砸開掉落至前方壯士的腳下。
或者一塊山石掉落還看不出有什么,但當一定數量的山石被斬下后,很快數百壯士的前方便憑空出現了一條,石頭化作的長梯。
這便是鄧艾根據梁州軍善于山地戰的特點,研究出的開辟道路的方式斬山為梯
歷史上他便是通過類似的辦法,為他的大軍硬生生開辟出一條通往成都的七百里山道
當腳下有了石梯出現后,最前方的數百持戈壯士便沒有耽誤,或者這倉促之下制造成的石梯并不牢固,但他們沒有畏懼與驚慌。
隨著最先一位壯士將沉重的腳步踏在石梯上攀登而上時,后面的壯士便陸續不絕得,猶如趕著去躍龍門的鯉魚一般,相繼腳踏石梯攀登而上。
借助著月光,傅僉呆呆的看著眼中發生的這一幕。
他是第一次知道,還能如此行軍
可還未等傅僉發呆多久,鄧艾見前方的路已經開好,便馬上指揮著剩余的梁州軍有條不紊的跟上前方的數百開山壯士。
由于要斬山為梯,也由于畢竟在夜間攀登險峻的山道并不容易,所以這三千梁州軍前進的速度并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