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亡士徽,不代表天要亡他與孫桓二人。
想起之前士徽對他的脅迫,想起那夜士徽想單獨拋下他逃命的丑惡嘴臉,一個想法悄然浮現在虞翻的心中。
虞翻對著一旁的孫桓使了個眼色。
孫桓本來也如士徽一般,感覺到人生沒有希望了,但在看到虞翻的眼色之后,孫桓很快將耳朵湊到虞翻的嘴邊。
隨著虞翻嘴唇的翻動,孫桓的臉色變得晦暗不明起來。
但很快孫桓心中就有了決斷。
只見孫桓緩緩從士徽的身后站起身來,然后悄悄的來到士徽的身后。
當孫桓越發靠近后,他走動的聲音驚到了士徽。
可還未等士徽反應過來,孫桓就快速的抽出腰間長劍,朝著士徽的脖頸間砍去。
一道寒光閃過,士徽的腦袋就與他的身體徹底分離,由于孫桓揮劍之快,士徽甚至都來不及發出一聲痛呼。
當士徽的腦袋落地之后,虞翻站起身來撿起士徽的頭顱,口中發出怒斥道:“狗賊,尚能作惡否”
而后孫桓也很快收起長劍來到虞翻的身旁。
虞翻想出的保命方法也很簡單。
眼下憑他三人是不可能安然回到交州的,可若是只剩下兩個人呢
之前率軍與諸葛亮對抗的乃是士徽,關他虞翻與孫桓什么事
誠然他與孫桓當然隨同士徽一同入南中,是有著企圖的,但諸葛亮并不知道這點呀。
只要他提著士徽的頭顱前去漢軍大營,再配上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讓諸葛亮相信他與孫桓乃是被士徽脅迫才進入南中的,那么諸葛亮是可能派兵護送他們返回江東的。
畢竟現在在明面上,他們的主君孫權還是大漢的太尉,而他與孫桓也算是漢臣。
就算諸葛亮不相信他的話,但最差的結果無非是當漢軍的俘虜而已。
又不是沒當過。
只要能保住一條命,那這算不得什么。
在與孫桓對視之后,虞翻便提著士徽的頭顱,與孫桓快速的朝著漢軍大營的方向趕去。
在擊潰朱褒的叛軍之后,漢軍稍事休整之后,便在諸葛亮的帶領下朝著雍闿大軍屯駐的方向趕去。
可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當他率軍來到雍闿的大營外后,看到的卻是一座空營。
想來是雍闿提前得到消息,為了保命果斷的逃回益州郡了。
諸葛亮并沒有放過雍闿的打算,雍闿可算是這次南中之亂最大的首惡,他一日不死,南中就一日不會安定。
諸葛亮馬上分出五千漢軍交到馬忠的手中,讓他率軍在后追擊雍闿的叛軍。
而諸葛亮則率領著剩下的漢軍回到大營內,想著過幾日就前往牂柯郡的治所,將牂柯郡的局勢穩定下來。
可還未等諸葛亮出發,他便得到了一個令他驚訝的消息。
“有人自稱江東忠臣,手持士徽頭顱求見”
江東還有忠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