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得罪曹真的人,他們的尸體現在還被高掛在轅門上隨風飄擺著,那是曹真權威的最佳體現。
只是帳內的魏將雖不是酒囊飯袋,但他們也不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奇士,倉促之間讓他們精準判斷出糜旸的意圖,這無疑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幸虧還有著劉曄這個當世一流智士的存在。
見曹真又有發怒的跡象,劉曄不禁大步上前,讓自己的身軀立于諸將之前。
而后只見劉曄宛若智珠在握般對曹真言道
“依臣之見,糜旸率軍從陽平關離開,為的就是支援南鄭而已。”
劉曄的判斷曹真一向信服,可畢竟敵人是糜旸,所以曹真當下對劉曄的這個判斷還是有些疑問。
“為何
糜賊素來狡詐,保不齊他又有何奸計。”
曹真的擔憂,正是當下魏軍諸將心中所想。
雖然根據情報可以知道,現在糜旸身邊的漢軍只有數千,若是正面對陣,數千漢軍當然引不起什么風浪,但若是糜旸率領著這數千漢軍別有他圖呢
要知道當年官渡之戰時,先帝曹操奇襲烏巢的人馬也不過數千之眾而已。
數千之眾的兵馬是不夠多,可若是用得好了,有時候發揮出的效用是足以令人震撼的。
而恰恰糜旸是當世為數不多的,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將領之一。
曹真的疑慮并未影響劉曄的判斷,他迎著曹真擔憂的目光繼續說道
“當下漢中的戰局不比以往。
魏延當初能領軍連續突破我軍數道封鎖線,除去他戰術安排妥當之外,還因為我軍當時剛剛對漢中形成合圍之勢,我軍的封鎖線還存在著許多疏漏。
但在我軍數月的奮戰之后,漢中大部分縣城都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有諸多縣城為倚靠,屏障,我軍在漢中的封鎖線早不可同日而語,在此情況下,糜旸縱使再如何天縱奇才,他也無法彷照魏延故事行事。
況且就算糜旸有膽量這么做,但他為何要冒這種風險”
“樂城已經被我軍奪下,有樂城為阻擋,糜旸是無法悍然率軍越過樂城前往漢中東部諸縣的。
以他之聰慧,他不可能會白白擔著這種被前后夾擊的風險。
而既然糜旸一開始就不可能前往漢中東部諸縣,那么糜旸最終率軍能去的地方,無非就只是南鄭而已。
興勢城雖尚未被我軍奪下,但南鄭才是漢中真正的心腹所在。”
劉曄有條不紊的一點點說出他的判斷,在聽完劉曄的判斷之后,曹真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這才是他大魏的股肱之臣呀
就是可惜了他姓劉,否則將來倒不是不可以讓劉曄有著更多的效力機會。
曹真先是贊許了劉曄幾句,隨后又緊接著問道“既然子揚知道糜旸的真正意圖,那接下來子揚認為我軍該如何自處呢”
面對曹真的這個詢問,劉曄心中亦早有想法。
他不慌不忙的說道“曄認為我軍當下應該繼續采取以靜制動的策略。
不管糜旸的真正意圖,是否如曄方才推斷那般。
當下在漢中,我軍的優勢正在不斷擴大這是事實。
亦不管糜旸如何善于奇謀,但賊軍實力不足,一直都是賊軍的致命弱點。
因己身實力不足,故而當下急的是糜旸才是,糜旸一定急切的尋找著某個戰機,他這次的主動出擊,亦可能懷抱著如此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