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孫禮性格清明,時常直諫曹洪,惹得曹洪對他十分不喜,所以原本可統率上萬大軍的孫禮,現在只能統領區區三千魏軍。
當三千士卒被孫禮召集后,看著那不算多的兵力,孫禮的副將不禁猶疑起來。
因為是深夜之中,很多消息都沒辦法第一時間探明。
但有些消息是可以猜測出來的。
從那急促的警鈴聲可以聽出,前部大營的情況絕對不算好。
而孫禮的副將可是知道,為了象征性的做好防備,前部大營可是有著上萬魏軍鎮守。
有著上萬魏軍鎮守的大營,都發出了情勢不利的求救信號,這代表著敵軍來襲的人數,很可能不會少。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貿然率三千人馬援救,又會起到多大的效果呢
副將的猶疑并未影響到孫禮。
孫禮也不知道今夜來襲的敵軍有多少,但他卻知道不管敵軍來了多少人,他都必須要前去援救。
否則一旦被敵軍徹底突破前部大營,那么他所駐守的這處營壘也很可能守不住的。
別忘了襄樊大戰魏軍是如何敗的。
如雪球般迅速擴大的潰兵席卷而來,那種堪稱噩夢的場面,孫禮現在想來還是會覺得不寒而栗。
孫禮絕不能讓那種情況重演。
在這點的考量下,孫禮堅定的率領召集好的三千士卒,朝著前方的營帳趕去。
只是孫禮在出發前,下令讓每位士卒手中都多帶火把。
在逐漸接近前方的大營時,孫禮下令三千士卒將手中的火把都全部點燃。
當孫禮做完這一切后,劉封正好也率軍來到了離孫禮不遠的地方。
可是在劉封看到不遠處似乎有一條綿長,行進迅速的火龍之后,他心中不禁變得猶疑了起來。
構成那條火龍的,肯定是魏軍正在趕來的援軍。
而從那條火龍的長度判斷,敵軍人數至少不在己方之下。
更重要的是,這支魏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反應過來并前來支援,說明這支魏軍肯定是訓練有素的精兵。
劉封雖勇卻不沖動,他知道漢軍今夜能取得這么大的戰果,除去出其不意的緣故之外,魏軍指揮系統的拉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當現在他的這兩個優勢,都已經消失。
這個時候,還有必要繼續前進嗎
在思慮之下,劉封很快放棄了心中原本的打算。
趁著魏軍援軍還未趕到之前,劉封指揮著漢軍快速朝著后方退卻。
他的最大目的已經達到,雖然不知道魏軍今夜損失幾何,但想來必定不會輕。
今夜這一戰,勢必會給魏軍的士氣造成嚴重的打擊,并極大程度上提高己方的士氣。
在目的達成后,劉封也不是個一味強求擴大戰果的人。
畢竟無論怎么說,除非像糜旸那般將吳軍的糧草一把火燒精光,徹底將吳軍的軍心打碎,否則憑借著手中的上千精兵,他是不可能全殲這數萬魏軍的。
權衡利弊之下,劉封及時下達退兵的命令,是很理智的事。
而當孫禮率軍趕到后,他才發現漢軍已經朝著后方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