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大宴會也會有散場的那一刻。
當參與宴會的諸臣都退走之后,劉備卻留下了諸葛亮并將他帶往了一旁的偏殿。
別看今晚宴會的主人公是劉備與諸葛亮二人,但皆有心事的二人,今夜都未喝了多少酒。
在喧鬧散去之后,二人臉上都浮現了擔憂的神色。
能讓目前大漢中最有權勢的二人有這種神色浮現,說明他們擔憂的正是梁州的戰事。
將諸葛亮帶入偏殿后,劉備屏退了左右。
隨即他第一句問諸葛亮的話就是“梁州危急,孔明有何計略破敵”
目前南征大軍已經返回,加上今年是新的一年,糧草、兵力益州都可以得到一次補充。
但現在益州不是無兵可派,無糧可運的問題,是益州的支援力量無法抵達漢中的問題。
盡管近期劉封送來了一場大勝的捷報,可這場捷報最多只是把曹洪打疼,讓他不敢貿然窺視劍閣。
曹洪的大軍依然屯扎在劍閣之外,這也代表陽平關內的糜旸,沒辦法得到來自益州的支援。
只要這一點不曾改變,那么梁州的局勢,就不會有根本上的改變。
而暫且不提南鄭那一面戰場,據探子來報,陰平的漢軍在面對著魏軍的勐攻之下,也漸漸有力不從心之感。
身經百戰的劉備,更是直接在諸葛亮面前斷言若半年內梁州得不到益州的支援,縱算子成再如何善戰,梁州也一定是保不住的。
劉備知道的道理,諸葛亮也又怎么會不知道呢
但他再有謀略,也不可能短時間憑空生出一條生命線,為糜旸輸送支援吧。
現實存在的困境,一時之間讓這對君臣都心生無奈。
在無奈之下,諸葛亮只能手持燭火,來到偏殿內懸掛的地圖前,仔細的尋找破局之路。
昏暗的燈光并未阻礙諸葛亮的思路,為了保住糜旸,更為了保住大漢的基業,諸葛亮的臥龍之智正不斷在開動著。
而隨著諸葛亮思維的不斷發散,突然間他腦海中浮現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想法雖大膽,但卻讓諸葛亮的目光漸漸堅定。
他轉身看向滿臉苦惱的劉備,對著劉備言道“陛下,臣欲往劍閣一行”
劉備冷不丁聽到諸葛亮的這句話,無法跟上諸葛亮思維的他,下意識地疑惑道
“嗯”
破局之路尚未找到,去劍閣又有何用。
除非
想到這,劉備突然之間激動地站起身來。
除非
糜旸率軍回到南鄭已經有一段時間。
在他率軍回到南鄭后,魏軍的行動并未出乎他的預料。
一開始魏軍還在穩扎穩打的攻打漢中其他縣城,而在基本拿下了除興勢、漢城之外的其他漢中諸縣后,曹真終于將目光投向了南鄭。
就在上月糜旸就收到情報,興勢、樂城的兩股魏軍正朝著南鄭進發。
似乎是擔心被糜旸尋找到破敵機會,兩路魏軍行進的速度并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