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魏軍弓箭手,他們前去的地方,正是魏軍這段時日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堆積起來的數座土山。
那數座土山有序的排列在南鄭城外的不遠處。
南鄭城作為漢中的治所,當然是有護城河環繞守護的。
可南鄭城的護城河,與當年公安城外的沒法比。
公安城外的護城河,當年乃是諸葛亮集合全荊州的力量一手督建,可南鄭城就沒有公安城這種待遇了。
甚至在拿下漢中后,漢軍幾乎連年征戰,益州也抽不出多余的國力,來擴建南鄭城外的護城河。
護城河對城池的保護作用那自然是極大的,但這種作用是與護城河的規模成正比的。
在南鄭城外護城河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只要魏軍肯舍得耗費人力物力,那么對于有著絕對人數優勢的魏軍來說,填平南鄭城外的護城河是不難的。
過往的時日中,魏軍主要在做的也是這件事。
現在那數座高達數丈的土山,地基就建在被填平的護城河之上。
這是曹真對糜旸的一種示威。
護城河的丟失對南鄭城來說是個壞消息,但糜旸也不會因此太過憂慮。
畢竟不能要求大漢的城池,座座都是如公安那般的堅城,也不能要求他每次遇上的對手,都如孫權那般好對付。
真正讓糜旸感到憂慮的是,那數座拔地而起的土山。
那數座土山的高度比南鄭城的城墻還高出一些,而曹真建造這數座土山的目的也不難猜。
曹真為的是以土山為跳板,讓魏軍的弓箭手能夠居高朝著城內射箭。
糜旸的推測沒有錯。
當數千魏軍弓箭手在盾牌手的掩護下登上土山之后,他們便紛紛舉起手中的弓箭朝著城內瞄準。
好似只要一聲令下,那數千支明晃晃的箭失,就會化作一陣陣箭雨朝著城內射來。
守城方對于攻城方來說,除去有堅城為依托的優勢之外,最大的優勢便是居高臨下。
可現在在曹真的這種舉措之下,很明顯守城方的這種已經蕩然無存。
正因為如此,當魏軍的數千支箭失對準城內后,城墻上的漢軍臉色都不禁變了變。
而在漢軍軍心稍有動蕩的時候,數座樓櫓在魏軍的推運之下,緩緩出現在數座土山的身前。
樓櫓即為高樓,但與一般的高樓又有所不同。
樓櫓頂端通常設有望樓,這可以讓主將或者士卒躲在其中,通過瞭望的方式觀察城內的敵情。
在攻城時,樓櫓通常同土山配合使用。
樓櫓上的兵士偵察和報告城中敵軍具體動向,土山上的射手根據其指示發射箭失。
既然樓櫓可以隱藏主將的身形,那么曹真當然會來到樓櫓中,想著看看糜旸一會氣急敗壞的神色,好稍稍一解他的心中惡氣。
曹真對他的這種攻城方式很有信心,這信心并不是空穴來風。
想當年官渡之戰時,袁紹便是通過一樣的攻城方式,將他們打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時移世易,也該讓漢軍嘗嘗這種苦頭了。
在居高臨下的情況下,身在望樓內的曹真,很快就看到了那名身穿明光鎧的年輕男子。
看到糜旸的身形后,曹真心中有著無盡的憤滿在涌動,這一刻他對糜旸再無什么惺惺相惜的情緒,有的只有殺他而后快的強烈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