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將暗,大將軍還不快點將朕接入城中。
難不成大將軍是要朕露宿野外乎”
劉備的玩笑讓糜旸覺得有些好笑,但他表面并未表露出來。
他躬身來至劉備馬下,親自為劉備牽起韁繩,然后拉著馬匹帶著劉備往南鄭城內走去。
這一刻羽林軍還未來到城下。
但不需要羽林軍提前進城排查隱患,劉備就這么任由“功高蓋主”的糜旸,將他慢慢帶入南鄭城中。
看著糜旸為自己牽繩引路,劉備的眼中浮現起懷念之色。
當年糜旸還是孩童時就養育在他的身邊。
由于對糜氏一族的虧欠,加上那時劉備膝下尚無年幼子嗣,故而他對糜旸是真的當做兒子愛護與培養的。
年幼的糜旸或許因為長年逃難,膽子顯得非常小,那時候他為了鍛煉糜旸的膽量,特地將糜旸帶出新野城,親自教授他騎術。
可惜膽小的性格,又豈是一時半會就能改正的。
在一開始時,糜旸完全將他教導騎術的活動,當做一種踏青的娛樂。
而每當夕陽西下之時,他就會抱著糜旸一同坐在馬上,護著他往新野城內走去。
當年情景,與現在情景,好似有著許多重合之處。
唯一改變的是,他老了,糜旸長大了。
十數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他不再是寄人籬下的左將軍,糜旸亦不是遇事驚慌的總角兒童。
而對于劉備來說,心中最驚喜及最欣慰的改變莫過于,當年是他保護糜旸,為糜旸引路,現在卻是糜旸扶持他,一步步走向那遙遠的關中。
這種感覺真好呀。
而或許是糜旸也有類似的感覺,故而一路上他并未主動開口說話。
寬闊的街道中,僅有馬蹄的輕踏聲及后方百余眾臣的跟隨聲。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天色即將完全暗淡的前一刻,糜旸終于將劉備帶到了南鄭城的州牧府中。
劉備即位以來,一向不熱衷于個人享受,故而在南鄭城是沒有他的行宮的。
在沒有行宮的情況下,劉備也只能暫住在州牧府中。
等劉備踏入州牧府中后,他便見到恭候在府內的糜旸家人。
目前在南鄭城中,糜旸的家人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兩人關嫣及糜澄。
劉備在見到小糜澄的時候,他臉上頃刻流露出慈祥的笑容。
劉禪今年剛剛成親,自然是沒這么快為他誕下皇孫,可今年的劉備已經六十余歲。
在當世以劉備這個年紀,莫說當祖父,當太祖父都足夠了。
劉備往年之時,又何曾沒有想過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呢
而因為對糜旸與關嫣的情感,劉備在見到小糜澄的那一刻,心中便將他視為自己的半個孫子。
劉備一臉和藹的讓關嫣將小糜澄抱到他的身前。
小糜澄也不認生,在看到有一和藹的老人對他張開雙手后,他沒有絲毫猶疑地就撲入了他的懷中。
小糜澄的親昵表現,讓劉備高興的大笑起來。
他一邊抱著小糜澄,一邊指著糜旸對關嫣笑言道
“此子可比他的父親有膽量,子晟五歲時還很怕生,整日哭哭啼啼的。
那時候朕還以為子晟懦弱無剛,將來難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