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的喝彩聲,已經證明糜旸提出的戰略與戰術,得到了幾乎所有漢臣的同意。
喝彩聲過后,糜旸及堂內眾臣紛紛將目光望向劉備。
哪怕糜旸說的再好,哪怕眾臣的反應有多么熱烈,但目前在堂內,能真正做出決策的唯有劉備一人。
而劉備的韜略雖算不上上佳,但糜旸都講的如此明白了,他又怎么會不懂呢
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下,劉備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大將軍之方略,甚佳。”
當劉備說出這句話后,堂內諸位眾位漢臣,臉上的雀躍之色愈濃。
就連糜旸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氣。
但就在糜旸放松的時候,劉備接下來說出的話,卻讓糜旸大吃一驚。
“然朕卻以為,大將軍該率軍作為前往褒斜道的疑軍,而朕將親征隴右。”
聽到劉備這么說之后,不僅糜旸,在座的眾位漢臣也是感到頗為驚訝。
雖說在糜旸的設想之下,隴右攻打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但劉備身為帝王,他親征可以提振士氣就好,沒必要要親自承擔主攻任務。
再者說,相比于劉備,讓糜旸前去攻打隴右,無論怎么看都看起來更加保險。
故而,陛下為何會有這個想法呢
眾臣可不認為劉備是想與糜旸搶功。
作為開國帝王的他,不需要如此。
眾人疑惑的目光,卻并未讓劉備有開口解釋的打算。
他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只是淡淡地言道“這是圣旨”
劉備這句話語氣雖淡,但這四個字卻意味著這件事再無轉圜余地。
見此眾臣也皆漸漸放下了心中的疑惑。
盡管劉備親征隴右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劉備作為馬上帝王,此番又是率領漢軍主力北伐隴右,想來不會有什么大的差錯。
當劉備一錘定音后,也代表著今日的這場議會正式結束。
于是在劉備的命令下,眾臣起身陸續離場。
連日來的奔波,也的確讓他們頗為勞累,是時候去好好休息,準備接下來的大戰了。
但隨著堂內眾臣的陸續離場,劉備卻發現糜旸并未有離去的意思。
對于糜旸的這一舉動,劉備心知肚明卻也并未馬上開口戳破。
待堂內的眾臣都離去后,劉備也揮手驅散了周圍的羽林軍,只留下一名內侍在旁伺候。
見堂內再無其他閑雜人等,糜旸不再遲疑,他起身來到劉備的身前,對著他一拜道“陛下”
可還未等糜旸繼續說話,劉備卻直接打斷他道“天色不早,我軍克日就要出發,你早些回去歇息吧。”
這一刻,劉備的語氣還有著長輩對晚輩的和藹。
但糜旸的下一句話,卻讓劉備眉頭微皺。
“臣有事要進諫陛下。”
見糜旸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劉備的語氣不再和煦。
“朕要休息了”
你年輕了不起可以熬夜,我說我要睡了總可以吧。
可糜旸卻并未如劉備預料的一般,識相的告退離去,糜旸反而又加重語氣說道
“臣有一言,不吐是為不忠”
糜旸的不識相好似惹惱了劉備,他的語氣陡然變為生冷。
“朕的話你都敢違逆,伱最近是越來越跋扈了
若再不退下,小心朕下詔削你的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