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劉備的這句判斷,糜旸并未出言為自己解釋。
因為劉備說的是對的。
褒斜道的漢軍是作為疑軍誘敵的作用的,而要想最大化誘敵的效果,漢軍中明面上的誘餌一定要足夠大。
漢軍中當下哪位將領的名聲,會讓魏軍聞風喪膽,會讓魏軍不惜一切調集大量兵馬來防備他呢
這人不是身為漢帝的劉備,而是漢大將軍糜旸。
而且魏軍中是有俊杰的,糜旸的聲東擊西之計,說高明也高明,但也不能完全保證,魏軍中沒有人能察覺出端倪。
要知道賈詡這老烏龜,還沒死呢。
可若是讓糜旸統率一支漢軍進入褒斜道,哪怕有人猜出糜旸有可能是在聲東擊西,但魏軍也一定會從其他地方調集兵力拱衛長安。
因為糜旸在魏軍中的威名太大了,魏軍再也不敢僥幸賭一把。
況且就算糜旸是疑軍又如何
以糜旸那千變萬化的戰術,要是不集齊足夠的力量,將他堵死在褒斜道內,當下天下誰能保證,糜旸不會將奇軍當作正軍來用
要是讓這種情況發生,估計曹丕能直接被氣死。
對于魏軍來說,糜旸是不是疑軍不重要,他在哪才是最重要的
故而真要從戰術的角度來講的話,糜旸率軍進入褒斜道是最好的選擇。
能讓糜旸聲東擊西的戰術,發揮最大的價值。
而正如劉備所說,糜旸明明知道他率軍去褒斜道是最好的選擇,為何他還建議劉備前往呢
那是因為糜旸不想劉備去攻打隴右。
據先前糜芳的來信可知,劉備這一年以來的身體每況愈下,糜旸只想劉備頤養天年,不想他在身體情況不佳的情況下,還勞累的帶兵遠征。
也許糜旸在這一件事上,沒有完全履行大將軍的責任,但他的這個選擇,無愧他的忠心與孝心。
可惜,劉備雖老,卻依然有一雙洞察世事的眼睛,糜旸的心思又豈能瞞得住他呢
劉備見糜旸沉默不語,他便輕笑了一聲繼續說道“朕的身體朕自己知道。
你的孝心,亦讓朕很感動。
但子晟你知道嗎,朕不僅僅是你的姑父,你的師傅,更是大漢的天子。
朕身為大漢天子,就不能只為自己考慮,而是大漢的未來考慮。
你剛才說的戰略朕很喜歡,打心底里喜歡,你的戰略讓朕好似看到了大漢一統天下的未來。
可正因為如此,朕身為大漢的帝王,身為劉氏子孫,就要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證這個戰略不出差錯。
在這個目標之下,朕區區一人的身體,又豈可與將來整個大漢的未來相衡量”
劉備在說這番話時,語氣很坦然。
他若是怕艱苦,他若是怕危險,又何必親征呢
而他在決定親征的那一日起,什么艱苦危險,就早已經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
在說完這番話后,劉備繼續說道
“你也不要太擔心,朕可是戎馬一生的人,哪怕朕的武略比你稍遜一籌,但論戰陣的經驗,你可不一定會比朕深厚。
你的聲東擊西之策是極好的,在此計策之下,隴右賊軍的兵力,會是有史以來最空虛的時候,朕只要穩扎穩打,不會有什么差錯的。”
劉備的語氣中有著自信。
盡管他過往的戰績的確不夠亮麗,漢中一戰也是主要有法正的協助,才能打出那么漂亮的一戰。
可他以往對戰的不是呂布、張遼這等熊虎之將,就是曹操這等兵法大家,他與他們對戰不利,這并不代表他的能力差。
當世能說穩贏這幾人的,本來也不存在。
打其他宵小之輩,他還是很擅長的。
在為糜旸打了這個安心丸后,劉備又打起了感情牌。
他握住糜旸的手,然后往他的大腿上摸去,很快糜旸的手就觸摸到了一片柔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