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怪孟達多疑,實在是當初的斷發賺曹仁一事,對他人生造成的影響太大啦。
雖然說在事后,糜旸答應他的封賞,一樣都沒有少了他,對于那些封賞,孟達事后也感到很滿意。
但這件事對他“名聲”,還是造成了不少的傷害。
畢竟“斷發賺曹仁”說到底可稱的上詭詐二字。
他孟達可是與法正同為名門之后呢。
當初曹仁與曹丕之所以會被孟達誆騙,最大的原因不就是在于他們認為身為名門之后的孟達,不會做出如此毫無下限之事嗎
故而孟達在看到糜旸似曾相似的眼神后,他頃刻間警惕了起來。
當然孟達倒不是說敢違背糜旸的命令,或者說他真的一下子就變的品格高尚起來,要誓死捍衛自己的“清譽”。
孟達的警惕,來自于心中的衡量利弊。
若是糜旸想故技重施倒不是不行,他也愿意為了大漢再次義無反顧的獻身,但前提是糜旸得加錢。
孟達突如其來的警惕眼神,讓糜旸不禁失笑。
孟達作為最早加入他麾下的將領,盡管往日里相處不多,但糜旸對孟達還是頗為了解的。
孟達眼神中不僅有著警惕,還有著些許貪婪和渴望。
從這復雜的眼神中,糜旸不難猜出孟達的心思。
于是他對孟達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卿放心,孤豈是故技重施之人呢
孤更不會將卿貿然置于險地。”
若要再讓孟達施詐降之計,在有著前車之鑒下,孟達是不可能再通過幾封信件,就讓曹丕取信的了。
只能通過采取其他的方法。
但其他的方法,則代表著相應的危險性也會隨之提高。
對于這一點,在場的四人都心知肚明。
而孟達在聽完糜旸的話后,他不僅未流露感動之色,心中的警惕愈加濃厚。
他所認識的糜旸,可不像是會愛護他的人呀。
就連一旁的州泰與法邈,也不禁輕咦了一聲。
若說糜旸如此愛護他們,他們自然相信。
可是對孟達
三位的不理解并未讓糜旸有所遲疑,糜旸緊接著又對孟達言道
“卿出身扶風名門,卿之祖上在扶風累有聲名,更與許多扶風世家相交匪淺。
孤希望卿能為孤的使者,先期進入扶風郡,向一眾扶風世家宣示孤的到來,若能招引一部分扶風世家主動投靠,那自然是最好的。”
孟達是扶風郡平陵縣人,他的先父乃是東漢涼州刺史孟他,他的先祖中亦有不少歷任為兩千石高官。
而孟達的太祖父,更是在最后官至三公。
這樣的家世,哪怕與汝南袁氏不能相比,但放在整個三國中,能超過孟達的也沒幾人。
而如此好的家世,也代表著孟達在扶風郡,乃至整個雍州地帶,都有著不菲的聲望。
這也是當初孟達犯下罪行后,法正會選擇出手保他,并且將他派來糜旸身邊的一個原因。
留著孟達,對將來的北伐大業,是有著重要作用的。
現在正是孟達發揮這種作用的時候了。
可是在聽完糜旸的話后,孟達的臉上頃刻間浮現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他就知道大將軍不會如此好心
不過盡管早就心中存在警惕,但糜旸的“歹心”還是讓孟達震驚。
讓他身為漢軍的使者,前往扶風郡內主動為漢軍招引降人,這就等同于,讓他直接跑到對他恨之入骨的曹丕面前吹拉彈唱。
曹丕要是知道孟達敢進入關中,不得派人活剮了他
要知道當初,他可是把曹丕直接騙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