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飛的治所就在梁州的下游,他這幾年來就眼睜睜看著,一旁的糜旸接連取得大勝,接連引起天下的驚嘆與盛贊。
可他呢
第一年養生,第二年種田,第三年癡待。
明明占據著荊州這個四沖之地,張飛卻沒辦法主動出兵打一場仗,這樣的日子過的比當初在巴西還不如。
甚至到現在,糜旸還一躍成為地位更在他之上的大將軍。
張飛性格直爽,肯定是不會嫉妒糜旸的,但他卻是會感到眼紅呀
身為劉備至親的他,又怎么會不想打魏狗,又怎么會不想為劉備的大業效死呢
更何況,他可是本就好戰的張飛
而最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連張飛的屬臣,也漸漸對現狀不滿起來。
這也難怪。
每當糜旸取得一場大勝,梁州屬臣的名字,就會響徹在世間一次。
牧伯與牧伯比,屬臣自然就要與屬臣相比了。
而在相比之下,就連性格沉穩的鄧芝也快坐不住了。身為漢人,誰沒有懷抱一顆熱切的功業之心呢
每當世人提前梁州屬臣時,總會將他們與荊州屬臣作比較。
這一比較之下,眾人就更扎心了。特別是眾人中的關平。
當年他因公安一戰而聞名天下,但及至今日,他身上可圈可點的戰績,還是只有公安一戰。
早知道當初就抱著子晟的大腿跟著他走了
眾人的想法不一,但有一點卻是統一的,那就是他們看向使者手中的詔書,都流露出了十分熱切的目光。
若是詔書能吃的話,想來眾人已經拿起筷子了。
而使者董允剛一進入大堂,就被眾人熱切的目光給嚇到了。
出使這么多次,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目光。不過還是張飛更為直接。
見眾屬臣已經到齊,張飛直接從坐席上一躍而起,抹了把唇下的大把絡腮胡子,然后就饑渴地直接走向董允。
董允見張飛一臉急不可耐地朝他走來,他連忙對著張飛一拜阻止道“車騎將軍,體統,體統”
哪怕你再心急,也得等我念完詔書中的內容呀。
可惜董允今日面對的不是糜旸,而是一向不注重體統的張飛。
張飛大笑著從董允的手中“拿過”詔書,然后便快速展開手中的詔書看了起來。
這一舉動自然可算的上不敬,但張飛卻不在意。有本事去告他唄。
張飛雖行為像莽夫,但實際上張飛的文學素養,還在劉備之上。
故而張飛很快就看完了詔書中的內容。
當看完詔書中的內容,得知的確是劉備讓他出兵的消息后,張飛立即對著身后湊頭湊腦的鄧芝大喝道
“快取我長槍來”
張飛的嗓門奇大,近在咫尺的鄧芝被張飛的大喝給震了個頭腦發昏。
但很快鄧芝的些許暈眩,就被內心中的喜悅給驅散。
盡管張飛并未明言詔書內是什么內容,但能讓車騎將軍取長槍,還能是什么情況呢
這一刻鄧芝滿臉歡喜的前往后方的兵器架上,將沉重的精鋼長槍送到了張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