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夏侯楙的動作后,曹彰真想上去給夏侯楙一拳。
但曹彰為了大局著想,還是生生忍住了這種沖動。
在對夏侯楙不抱希望之后,曹彰只能將全部的希望傾注在張合的身上。
武帝在世時曾夸贊你“機變無雙”,就連劉備也對你看之甚重。
你倒是快些發揮你的才智,想出一個辦法來呀
曹彰的目光太過熾熱,燒的張合有些受不了。
可他也知道眼下局勢危急,于是他的大腦正在飛快轉動著。
對于敵強我弱的守城戰該怎么打,古往今來有著太多的戰例。
縱算不追溯太過遙遠的優秀戰例,張合心中也有著一套成熟的方略。
一般情況下,守城方可采取分兵城外,互為犄角的守勢。
這可以很好的防止,漢軍順利的度過護城河。
可眼下城內人心惶惶,恐怕沒有一位魏將愿意貿然領兵出去。
所以很顯然,這個方法行不通。
更何況曹彰當下要的是如何拖延住漢軍的步伐,并不純粹是守城方略。
這樣一來,難度無疑更高。
但張合不愧是張合,就在曹彰眼睛都快要冒光的時候,張合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
“殿下,我軍可采取詐降之計。”
張合話音剛落,還未等曹彰反應過來,夏侯楙就對張合投去了驚訝的目光。
就連曹彰在反應過來后,他看向張合的目光也充滿了疑慮。
西城一戰后,孟達斷發賺曹仁的典故,就早已經流傳天下。
而在孟達聲名大噪的同時,糜旸也被冠上了一個善使詐降計的稱譽。
畢竟在孟達之前,誰能料到糜旸會想出斷發明志這一絕殺,徹底將曹仁騙入了死局中。
而張合當下竟然要在善使詐降計的糜旸面前使用詐降計,這想法是不是過于難以實現了。
迎著曹彰與夏侯楙二人驚異的目光,張合解釋道
“二位將軍以為吾的想法難以成功,在于糜旸善使詐降計的名聲。
而連二位將軍都如此想了,更何況糜旸呢
正所謂兵法之道貴在虛實。
糜旸出戰以來并無敗績,這必使他心中有著傲氣,在他擅長的方面更會如此。
傲氣累積之下,常有放松大意之時。
況且揚長避短,乃是人之常理。
以此常理而言,他很可能不會料到,我們反而會向難而行,在他擅長的方面誆騙于他。
不止他不會想到這一點,旁人也不會往這方面想。”
當張合說完這點理由后,曹彰與夏侯楙的眼睛齊齊一亮。
張合說的有沒有道理,從他二人方才自發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
而張合又繼續說道“近來關中臣服糜旸之人不知凡幾,更何況今敵強我弱,長安有危在累卵之態。
以當下之情勢,長安城內有人想臣服于他,更是符合情理
吾料糜旸定不起疑”
張合的這番話,讓曹彰與夏侯楙的心中升起希望。
貌似真的可以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