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讓張合率軍沖出府邸,即使他能率軍在街道中攔截住張合,但無疑會將這件事公然的暴露在長安城的百姓眼中。
那么百姓會怎么想
在沒有詔令及假節鉞的情況下,百姓們不會以為他要捕殺張合是個名正言順的行為。
他們大概率會以為,這是魏軍高層的一場內訌
這樣的想法不僅會讓百姓對魏軍失去信心,更是會讓大魏的威嚴在長安百姓心中蕩然無存。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曹彰就快要氣瘋了。
他絕對不允許這種會記載史書上,被后世人貽笑無數年的事發生。
曹彰連忙取出腰間的虎符交到任雄的使者手中,對著他下令道
“讓任雄調遣軍隊圍剿張合”
“快去”
最后一句話,曹彰幾乎是吼著說出來的。
在曹彰的怒吼下,任雄的使者嚇得趕忙離去。
然后曹彰又連忙下令,召集在長安宮城內的衛兵。
他要親自率兵阻攔住張合。
也許當下張合很可能已經率軍沖出府內,但長安城很大,如果能盡快將張合的行動控制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那這也不失為亡羊補牢的一個措施。
長安宮城內的上千衛兵,很快就在曹彰的命令下集結完畢。
集結好軍士后,曹彰第一時間跨著戰馬帶著他們沖出了宮城之外。
在曹彰剛剛率軍離開宮城之后,不久后他就迎面撞上了前來報信的衛臻。
涼州被漢軍奪回后,衛臻這個涼州刺史也就灰溜溜地逃回了長安城內。
因衛臻治政能力出色,他眼下擔任著京兆太守的職責,主要為曹彰負責維持長安城內的治安。
因此職務,衛臻也可算是當下長安城內,最早一批得知張合舉兵造反的人。
在看到曹彰的第一瞬間,衛臻就猶如看到了救星一般。
一臉驚慌的他第一時間跑到曹彰的身前,對著曹彰稟報道“殿下,張合反了,張合反了呀”
“他率軍一路砍殺臣派去阻擋的縣兵,正朝著雍門的方向逃去”
衛臻的語氣中既有驚慌,也有著急切。
而衛臻的匯報,也讓曹彰得知了張合的確切動向。
得知了這一點后,曹彰沒有心情管衛臻,他趕忙率軍朝著雍門的方向趕去。
張合與曹彰都是加速率軍前進,張合更是比曹彰早出發許多。
可相比于曹彰,張合前方有著眾多百姓及縣兵擋道。
對于擋道的縣兵,他當然是命人果斷砍殺。
而對于那些一臉驚慌的百姓,要是以往張合也不會手下留情。
只是一想到糜旸許下的渭水之誓,哪怕心中再焦急張合也只能采取恫嚇的方式驅趕百姓。
恫嚇的方式是有效的,但這也不可避免的拖慢了張合行進的速度。
這就導致了張合在即將到達雍門之時,曹彰終于率軍追上了他。
在看見張合的身影后,曹彰不由氣的破口大罵“張合狗賊
大魏一向待你不薄,你何故反也”
曹彰一開始就是一個反叛的罪名往張合頭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