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知道是受到魏延語氣的感染,還是為魏延的刀刃所威脅,他的親衛一咬咬牙,也當機立斷放棄了將手中武器用來格擋飛來箭矢的動作。
這一刻在他的手中,手中的兵刃只作為劃船前進的木漿使用。
在親衛的動作下,原本動作有些停滯的小舟再次以極快的速度行進起來。
而當魏延所在的這面小舟開始繼續前進,它一往無前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激勵了身后的眾多漢軍。
自北伐以來漢軍連戰連勝,哪有吃過什么大敗仗。
這讓每一位漢軍的心中,都有著其他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具備的傲氣。
或許眼下的情勢看起來對漢軍不利,也會讓許多漢軍心中產生慌亂。
但魏延身先士卒的行為,成功激發了眾多漢軍早就深種的傲氣。
今日若退了,來日何以面目見同袍,又何以面目見大將軍
渭水之誓過去時日未遠,漢軍心中愿為糜旸效死的念頭還是十分強烈的。
死就死,怕個球
當這種念頭浮現在眾多漢軍的腦中后,許多小舟上的漢軍也紛紛將身上的甲胄脫下,毫不猶豫得如魏延一般擲于水中。
從剛才的局面可以看出,在魏軍箭矢的強大沖擊力,他們身上的甲胄防護力并不強。
反正都不能為自己防護住箭矢了,那還不如脫下這沉重的甲胄,這樣還能減輕小舟的負重。
在數千漢軍齊齊卸甲后,就有上百艘小舟跟在魏延的身后,再次朝著對岸疾馳起來。
哪怕那些小舟上火焰正在蔓延,哪怕那些掌船的漢軍身上布滿箭矢。
火焰蔓延,那就用腳踩,舀水澆滅。
身軀中箭,那就能劃多遠算多遠。
當一位漢軍倒下后,總有另一位漢軍接替他的位置,繼續著劃船的舉動。
漢軍的不知退縮,從客觀上讓他們的損傷正在倍數增加。
但倍數增加的傷亡,卻不是無謂的犧牲。
上百艘滿載漢軍的小舟,雖艱難卻很快速的繼續朝著長安城而去。
而在護城河上的漢軍奮勇向前的時候,岸上的漢軍也沒有閑著。
大量的漢軍在傅僉的指揮下,一位位繼續登上了岸邊的小舟。
沒有一位漢軍臉上有著遲疑的神色。
他們是看不到前方同袍的大量傷亡嗎
當然不是,從他們上船前自動脫下甲胄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魏軍弓箭手的洶涌攻勢有著清晰的認知。
可有些事,就是要靠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填的。
站在城墻上的曹彰,看著下方的漢軍,一個個前仆后繼的爭渡,他的臉色從喜悅變為肅穆。
最后甚至變為忌憚。
身為名將的曹彰知道,一支軍隊要想成為強軍,除去要訓練有素及裝備精良外,還需要一件很重要的東西。
這件東西稱為堅定的信念。
唯有堅定的信念,才能讓軍士做出悍不畏死的舉動。
以往先帝在世時,魏軍也是有類似的信念的。
可惜在糜旸的打擊下,很多事都已經時過境遷。
心中的感慨一閃而過,曹彰看著越來越接近的漢軍,他下意識地下令城墻上的魏軍繼續射箭。
從剛才的表現來看,這種特制的火箭效果顯著。
既然效果顯著,那自然是要不吝嗇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