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步的距離無須駕馬,糜旸正攙扶著劉備一步步朝著長安城走去。
緊緊環繞在他二人身周的,是一位位身形彪悍的漢將。
相比于普通士卒,許多漢將都在好奇糜旸為何會帶著劉備往城下走。
眼下長安城門未破,加上陛下年老體衰,難不成大將軍還要讓陛下親自沖鋒不成
可諸位漢將雖不解,但劉備前進的步伐卻很堅定。
在他的眼中,長安城雄偉壯闊的城門依然挺立。
可他的手中正緊緊拽著那塊玉佩,玉佩的溫潤觸感,讓劉備對糜旸有著十足的信心。
或許他隨著糜旸走著走著,長安的城墻就自己倒塌了呢
要真是如此的話,大漢倒真是天命所歸了。
糜旸攙扶著劉備并未走出多久,他就帶著劉備來到了一處地道口。
而當糜旸與劉備站定的時候,又有十數位提前得到吩咐的漢將,去往另外的地道口站立著。
漢軍的傾巢而出自然瞞不住城內的曹彰。
在得知今日漢軍要發動總攻之后,曹彰急忙調集兵力并親自來到了城墻之上。
站在城墻上的曹彰,一眼就看到了劉備與糜旸。
而看著劉備與糜旸在前,數萬漢軍在后的奇怪布陣,不解深意的曹彰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難不成糜旸要親自帶著劉備,從地道一同進入長安城內不成
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曹彰的笑聲肆意且猖狂,他的大笑也引起了城墻上眾多魏軍的大笑。
他們的笑聲順著風聲傳到了城下的諸位漢將耳中。
劉備自是也是聽得到的。
但就在城墻上的魏軍笑聲愈演愈烈的時候,糜旸從旁邊接過一支火把遞到了劉備的手中。
“陛下,將火把投入地道內。”
糜旸的話,讓劉備愈加不解。
但他的動作卻沒有半分遲疑。
他從糜旸的手中接過火把,然后在數萬人的注視下,將燃燒著明火的火把投入了地道之中。
而隨著劉備的動作,十余處站在地道口的漢將,也紛紛將手中的火把投入了地道之中。
由于地道的構造,劉備及諸位漢將投出的火把,勢必不能進入地道內太遠。
可只要有數尺之遠,也就足夠了。
因為十余處地道口內,正滿布著石脂。
靜靜躺在地道內部的石脂,在沒遇明火時,就跟泥土一樣漆黑難辨。
可當它們遇到明火之后,很快的一場驚變在每一處的地道內發生著。
兇猛的大火瞬間在地道內部升起,而在大量易燃物的指引之下,沸騰的大火頃刻間化作一條條勢不可擋的火龍,朝著地道內部猛烈沖去。
沒有用多久的時間,似乎可吞噬一切事物的火龍,就將整條地道都包裹其中。
迅猛的火焰甚至能竄出地道口,引得諸位漢將齊齊后退。
在烈火的炙烤下,原本支撐地道的眾多木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變脆著。
而在地道內部木柱被焚燒殆盡的時候,長安城外的數十架投石車也一直未停止過攻擊。
投石車猛烈的攻勢,是不足以將長安西面城墻直接砸出大洞。
但長安西面城墻在大量投石車半個多月的猛攻下,上面的許多處早就布有裂痕。
特別是那幾處近年來才加固的城墻。
要想毀壞長達十余里的長安城墻,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可要是專挑著十余里城墻處的薄弱處,日夜不停地猛攻呢
若這一點還不夠的話,要是支撐長安城墻的地基崩塌了呢
曹彰不知道的是,在他大笑的時候,他所在的城墻下方地基乃是由木柱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