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連續不斷地發出百聲高聲吶喊,其實是一件頗為疲累的事。
但數萬漢軍卻一點也沒停止吶喊的意思。
因為他們樂此不疲呀
耳邊聽著那一句句此起彼伏的“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再看著身旁那意氣風發,豪氣蓋天的劉備,糜旸也不可避免的開懷大笑起來。
他既是為收復長安一事而笑,亦是為彌補心中遺憾而笑。
這世上,本沒有章武五年。
這世上原本有的是,令人嘆恨連連的關羽失荊州,令人扼腕悲哀的夷陵之敗,亦有著動人肺腑的白帝托孤。
可這原本應該發生的事,在他的努力下一件都沒有發生。
不僅如此劉備還在今世親手收復了長安,如此結果,又豈能不讓糜旸開懷大笑呢
不管當世糜旸的身份多么顯赫,但他最初的身份卻是一位來自于后世的季漢粉呀
數萬漢軍以一種無可匹敵的態勢,越過滿地的殘垣斷壁,朝著長安城內一步步深入。
以當下的情勢來說,長安城的歸屬已經是一件沒有爭議的事。
沒有了城墻的保護,軍心頹喪,民心盡失的魏軍,拿什么再阻擋漢軍拿下長安城
看著數萬漢軍在前方開道,劉備的臉上早就浮現了激動不已的神色。
他一把抓住身旁糜旸的手,對著糜旸言道
“與朕同乘一騎,共享未央”
劉備話中的深意,糜旸自然是懂的。
章城門之后,正是曾經作為大漢權力中心的未央宮。
劉備想讓糜旸與他同乘一騎,或許是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
但還有個想法就是,他想讓糜旸與自己一同享受收復長安的無上光榮。
至于劉備的后半句話透露出的深意,則更加是不可言的了。
而從劉備的語氣足可以看出,他不是在與糜旸商量,而是在決斷。
見劉備心意已決,糜旸也不扭捏。
他連忙讓丁封牽來一匹駿馬。
駿馬牽來后,糜旸先是將劉備扶上馬背,然后他自己才跳上劉備的身后,為劉備親自執韁引馬。
在糜旸的驅使下,那匹駿馬昂首發出一聲嘶鳴,似在表達自己的驕傲。
而后駿馬就邁動起馬蹄,帶著背上兩位眼下在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人,朝著長安城內緩緩行去。
在大量漢軍涌入長安城內的時候,長安城內早已經亂成一團。
當然亂的主要是那些魏軍將領及士兵。
曹彰在方才的城墻倒塌中生死不知。
眼下能夠指揮魏軍的只有夏侯楙。
當夏侯楙得知城墻處發生的驚變后,他差點沒直接嚇死。
就算是親眼所見,也絕對無法理解方才在章城門所發生的一幕,更何況經過夸大的道聽途說
夏侯楙原本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跑。
但魏軍中還是有些鐵血將領的。
他們建議夏侯楙鼓動城內的數十萬百姓,配合幸存的魏軍與進入城內的漢軍打巷戰。
漢軍人多勢眾不錯,但巷戰是沒辦法發揮人數優勢的,相反人數上的優勢,反而會讓漢軍陷入被動中。
而魏軍久居長安城內,對城內的地形十分熟悉。
要是一旦與漢軍打起巷戰,未必沒有機會將漢軍重新趕出長安城。
至少也會讓漢軍受到不小的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