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部分魏軍雖不通筆墨,但在看重信義的當世,他們卻知道以諸葛亮的身份,以諸葛亮的名望,他的當眾宣言絕不可能是假話
在意識到長安已經被糜旸拿下后,近萬魏軍臉上也浮現了震撼之色。
可在震撼之色浮現之后,原本身體中已經沒有多少力氣的他們,卻掙扎著想從地上爬起來。
他們不想給大魏陪葬。
他們是知道郝昭之前拒絕諸葛亮招降的舉動的。
那時候他們對郝昭的這個決定,心中并無不滿。
因為他們的家人大多在長安城內,而正如郝昭所言,曹魏的軍法嚴苛講究連坐,他們不想自己的投降行為,致使家人慘遭軍法處置。
但現在長安已經落入漢軍手中,那他們為何不能為自己找一條生路呢
先是百位,后是千位,最后近萬魏軍幾乎都用盡身體中本就不多的力氣站了起來。
連日來的饑餓,讓他們做出簡單的站立行動都有些困難。
但眼下他們卻強忍著身體中強烈的饑餓感,踉踉蹌蹌,東偏西歪地一起朝著郝昭的所在匯聚而來。
隨著近萬魏軍將郝昭包圍,山谷之中漸漸響起了一句話
“日月重開大漢天”
眼下喊出這句話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那近萬魏軍
盡管近萬魏軍都有氣無力,可再有氣無力的聲音,在經過近萬人的加持后,也會顯得響亮無比。
片刻后整座山谷內,全被近萬魏軍喊出的這句話所填滿。
響亮且此起彼伏的高喊聲,不斷沖入郝昭及一眾魏將的耳中。
看著周圍不斷圍攏過來的“同袍”,再聽著耳中翻滾的那句話,郝昭及一眾魏將怎會不理解近萬魏軍當下的心愿。
眼下他們喊出那句話,既是對郝昭的一種請求,但同時也是對他的一種威脅。
見郝昭還未做出決斷,近萬魏軍圍攏的越來越密,在密集人群的影響下,一種從未體驗過的強大窒息感讓郝昭的身軀顫抖。
人心如此,為之奈何
非他郝昭不愿殉國,實在是那國自己不爭氣呀
很明顯郝昭是不想冒著被近萬魏軍撕碎的風險繼續堅持的,于是就在最近的一名魏軍離他不到五步的距離時,郝昭最終下定決心站了起來。
站起來的郝昭抬頭遙望著山上的諸葛亮,在遙望了一會后,這位關西壯漢的膝蓋終于彎了下來。
撲通一聲,郝昭重重的跪地,讓他的身下升起了一片塵埃。
而在郝昭朝著諸葛亮下跪后,近萬魏軍的臉上浮現出如釋重負的神情。
如非必要,他們也不想手上沾上郝昭的血。
現在既然郝昭都跪了,那他們投降就更是理所應當了。
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的近萬魏軍,在郝昭跪地請降的下一刻,亦齊刷刷地仰視高山,然后直接朝著諸葛亮跪了下來。
沒用多久的時間,整座山谷之內,再無一位站立著的魏軍。
大漢天威若此,又為之奈何呢
望著下方跪地的近萬魏軍,諸葛亮于高山上伸出一只手以示虛扶。
而登高望遠的諸葛亮看著盡收入眼中的廣袤的萬里山河,再看著自己虛扶的右手,突有所感的他又暢快的大笑了起來。
傾盡心力相扶數十年,終于可以見到大漢重新屹立于世間的這一日了。
痛快,真是痛快